學有所成後,入仕拜為國子監博士,輔左太子楊勇,結果楊勇被廢,流放嶺南,從嶺南迴來,便輔左漢王楊諒,拜為漢王府恣議參軍,然後楊諒謀反,兵敗自殺。
值得一提的是王頍之妻便是王家大仇人陳霸先之女玉華公主,野史記載:玉華公主見到美男韓子高後,瘋狂暗戀,最後咳血而亡,詳情可見明朝馮夢龍的《情史類略》。
作為王僧辯的嫡長孫,王珪在太原王氏裡便是王氏祁縣房的領袖人物,如絳州刺史王繇等人,或許皇帝的命令還沒有王珪的指令管用。
王詵慎重考慮後,最終決定聽從他族叔王珪的指令,遠離李瑗,明哲保身。
王詵並不愚笨,他轉念一想便明白,作為太原王氏在京城的主事人,王珪既然特意來信囑託,那一定是李瑗引起京城的注意了,既然朝廷已有防備,那李瑗起兵就是找死啊。
想到這裡,王詵有些擔心好友,正在想著要不要暗地裡通知李瑗一下,但是很快王詵就打消這個念頭。
原因很簡單,高衝已經告知幽燕十六州聯合軍演了,這時候李瑗起兵豈不是自尋死路。
薊縣城外,王君廓一身戎裝,眼裡按耐不住地興奮,只要李瑗宣佈起身,那平叛大功就到手啦。
只是王君廓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深夜,薊縣城裡還是沒有傳來任何訊息,王君廓心中暗罵:一定是李瑗那廝膽怯懦弱,臨時退縮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人”,王君廓左思右想直吩咐道:“速去打探黜陟使高衝的行蹤,隨時來報”。
將左領命而去。
他一定要趕在高衝到來之前,促使李瑗起兵。
只是翌日一早,急切的敲門聲驚醒王君廓。
“大膽”,王君廓曾的坐起來,驚怒道:“何敢如此無禮?”
“使君恕罪”,守衛推門進去,先是告罪,然後躬身稟報:“黜陟使高衝已到薊縣,大都督已經出城來迎。
另外,遊騎來報,易州、燕州、沃州、威州、玄州、帶州等一十六州府兵全部出營,正在各州邊境遊弋”。
“什麼?”王君廓正搓著臉驅趕睡意,聞言頓時一個激靈,“高衝怎麼來的這麼快?李瑗還出城迎接了?等等,十六州府兵出營作甚?”
一連好幾個問題,足以說明王君廓心中的茫然驚恐。
“這到底怎麼回事?”王君廓一臉驚懼的呢喃道:“難道事發了?不可能啊……”。
“王使君”,外面響起崔敦禮的聲音,“聽聞黜陟使到了,你我同去迎候如何?”
王君廓臉色迅速變幻,深吸一口氣平復下來,心思急轉,終究是沒有勇氣舉兵造反。
“崔舍人”,王君廓來到外面,見崔敦禮早已經準備就緒,不由得問道:“你早知高大使會到薊縣?”
“這可不知”,崔敦禮搖頭笑道:“我亦是方才聽聞,高大使一到,廬江王便是出城相迎,我來此數日,廬江王遲遲不見,到底是人微言輕啊”。
王君廓見狀心裡很是狐疑,只是他一時間實在想不通。
這時,幽州司馬匆匆而來,附耳稟報:“使君,高大使傳令幽燕諸州,舉行聯合軍演,防備突厥”。
“聯合軍演?”王君廓眉頭緊鎖。
“就是操練”,司馬回道:“每逢秋冬,突厥必來劫掠,這一次應該是朝廷提前準備,以圖減輕邊地損失,畢竟太子新近登儲,若是損失太大,難免有損聲望”。
王君廓頓時明白,應該只是巧合而已,畢竟他來幽州時,太子也曾百般叮囑他,一定防備突厥,不可使幽州生亂,現在李世民求穩,以圖民心,這一點王君廓很是清楚。
只是,這一切未免太過於巧合了,李瑗正打算起兵,高衝便來到幽燕來這一場聯合軍演,高衝真的只是想要防備突厥嗎,王君廓揣著滿懷疑惑來到薊縣。
“君廓,你可算來了”,李瑗急切的拉過王君廓,“高衝突然來此,搞這個聯合軍演,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就你這怯懦愚笨之徒,也敢自比沛公?
王君廓不動聲色的甩開李瑗的手臂,很是隨意的說道:“大都督多慮了,每逢秋冬之際,正是突厥肆虐之時,你我牧守一方,自當盡職盡責,高大使奉命巡察陝東諸州,我等全力配合便是”。
李瑗目瞪口呆。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