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侍很快將食盤端上,李世民很是隨意,示意崔敦煌自便,這才緩緩說出剛剛高衝在這裡舉薦崔敦禮的事。
聽完李世民的話,崔敦禮這才明白過來,他的祖母出自范陽盧氏,沒想到跟高攸之的祖母是堂姐妹。
明白前因後果之後,崔敦禮對於高衝的舉薦之恩很是感激,心底打定主意回頭一定登門拜謝。
李世民將幽州的局勢毫不隱瞞的全部告知給崔敦禮,而後很是直接的問道:“此去幽州,頗多兇險,不知安上打算如何應對?”
崔敦禮用絹布擦擦嘴,移開食盤,略一斟酌便是說道:“臣佔據大義宣旨,廬江王絕不敢明目張膽的抗旨,臣只需要秉持節義,以大義相壓,另外彭國公一旁挾制,料定廬江王不敢妄動”。
李世民緩緩點頭,只要控制兵權,佔據大義,便不怕李瑗抗命不遵。
不得不說,李世民和崔敦禮的想法並沒有問題,一無兵權,二無大義,李瑗唯有乖乖回京這一條路而已,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王君廓老實本分的基礎上。
偏偏王君廓並不老實,並不本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翌日,王君廓正式卸任右領軍將軍,即將前往幽州赴任,在英雄閣包下一層樓宴請同僚,高衝欣然赴宴,席間觥籌交錯,程知節、羅士信、秦瓊等人更是連連舉杯。
翟讓和李密雖然失敗,但這一群出身瓦崗的將領實在是巨大的寶藏,可以說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就沒有秦王府的今日。
儘管王君廓的品行有些問題,但那是對於敵人而已,對於兄弟,王君廓確實沒話說,畢竟當年佔據太行山,好歹是天下綠林裡有名的大盜,除卻陰險毒辣的性格,王君廓對於朋友可以算是仗義疏財,可見後世演義裡那個天下綠林北路總瓢把子,綠袍帥、美髯公的大刀王君可並非是憑空捏造。
“來,攸之,在那坐著作甚”,王君廓拎著一壺酒,塞進高沖懷中,“來來,暢飲”。
程知節一把摟著高衝,“攸之兄弟,我總覺得你高家可能會同時出現三相,到時候可別忘了老哥哥們啊”。
現在高君雅和高士廉同時進入政事堂,一時間,高氏有兩位高相公,渤海高氏坐穩關東世家領袖的位子。
更何況還有一個高衝,位列九卿,憑藉高衝的功勳,還有跟李世民的關係,一旦時機成熟,高衝必定拜相,屆時,渤海高氏,三相併存,那將是何等風光。
聽得程知節這話,羅士信將後面的高馮推上前來,“義貞哥哥說的不對,應該是四相,咱們季輔兄弟才德兼備,他日一定可以拜相”。
好傢伙,真讓羅士信說對了,高季輔後來可不就是宰相嘛,想到一門四相,高衝心底有些季動。
“兄長,明天你就彈劾這廝”,高衝指著程知節笑罵道。
高季輔性格沉穩,見高衝、程知節等人嬉鬧,不由得失笑,便是故作嚴肅的說道:“朝廷宰輔,不可以隨意玩笑”。
眾人見狀更是鬨笑,頻頻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