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衝自是應著,“阿耶你放心,你不在家裡我便是頂樑柱,一切自有孩兒在”。
高君雅回首看向長安城的方向,直嘆道:“等我回來時,恐怕已經是天翻地覆了”。
“很快的”,高衝充滿希望的說道:“聖人的表態已經很明顯了,大唐經不起動盪,不過阿耶你此去益州,便要跟竇軌共事,竇軌性格剛烈,你可莫要受欺負了”。
高君雅毫不在意的道:“我自奉公守法,他剛烈關我何事,況且他不是你們秦王府的人嗎?對我當不會太過苛刻”。
高衝點點頭,“阿耶說的是,竇軌我曾跟他一同討伐過薛舉,只要不違反原則,他還是很好相處的,回頭我再讓秦王給他去一封信,說明京中情況,相信他會明白的”。
“什麼時候需要你來照拂我了”,高君雅聞言失笑道。
大唐立國的時候,高君雅奉命招撫巴蜀,李淵設定益州總管府,武德三年,罷總管府,置益州道行臺,李世民便是行臺尚書令。
今年年初,李淵罷行臺,設定益州大都督府,督益、綿、嘉等十州,並督雋、南寧、會三州都督府,原益州道行臺左僕射竇軌升任益州大都督。
竇軌爵封酇國公,是穆皇后竇氏的族兄,便是李世民的舅舅,跟隨李世民討伐薛舉、王世充,而後平定西南僚亂,履立戰功,他跟李世民的關係極其親厚,乃是不折不扣的秦王黨。
況且竇軌當年征伐薛舉時跟高衝相處亦是十分融洽,所以高君雅前去益州,高衝是並不擔心的。
若是去了幽州,那才是需要擔心的,畢竟幽州的燕郡王李藝跟李建成關係親善啊。
不過相信李淵也是考慮到這些人際原因,宇文化及當年稱帝,命宇文士及徵糧,宇文士及那個時候在幽燕山東一帶,跟李藝早有交集,兩人也是老熟人了。
至於楊恭仁身為前隋觀王楊雄之子,早就在前隋文帝年間便擔任甘州刺史等職位,對於涼州很是熟悉,武德二年,西涼李軌平定,李淵因其熟悉涼州事務,便命楊恭仁為涼州總管,在涼州楊恭仁政績卓然。
李淵將四人派去邊地,可謂是用心良苦,一旦中樞有變,有這四個人坐鎮幽並涼益四州,當可保邊地安穩無虞。
送別父親之後,高衝直奔皇宮承乾殿,這時李世民已經明白宗室聯名疏的前因後果了,對於高衝,心中很是感激,他明白,若不是高衝此舉,高君雅應當不會外放西南。
高君雅跟其他人不一樣,高君雅跟秦王府的唯一牽連就是高衝,如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尚在中樞,按道理說,高君雅向來跟李世民沒有交集,應當不會外放才是,畢竟高君雅在太原元謀功臣裡,是僅次於裴寂的存在。
“攸之,燕國公已經出發了?”見禮落座後,李世民頗有些歉意的問道。
高衝皺著眉頭搖頭嘆道:“家父年過五旬,還要去那等偏遠之地,我這心裡實在是不放心啊”。
見此李世民更是歉意了,直言道:“攸之為我籌謀,這才牽連燕國公,這個恩情我不會忘的”。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