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通俗易懂的告知書威力勝於數萬大軍,當寧縣的軍民聽完後,心中頓時驚懼,叛逆?謀反?他們可是從未想過啊。
一旦謀反那是反賊,秦王大軍兵臨城下,這如何應對,一時間,人心惶惶。
楊文幹見狀不妙,連夜棄城逃回慶州,李世民乘勝追擊,一路上廣而告之,對待民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直接將清君側的楊文幹定義為造反的反賊。
李世民刻意緩緩進軍,大軍帶來的威懾一步步逼近慶州,一路上李世民並未封鎖道路,對待過往慶州的販夫走卒秋毫無犯,彷彿只是普通行軍一般,完全沒有把慶州放在眼裡。
如此一來,除楊文幹外,慶州軍民惶恐不安。
慶州都督府內,楊文幹臉色陰晴不定,面前三位將領,其中兩名對其怒目而視。
“楊都督,你不是說此行是聲援太子殿下,以清君側之名嗎?”。
慶州馬嶺統軍府的統軍方茂珍一臉怒氣,伸手拍著胸膛,義憤填膺,“怎麼轉頭我們就成反賊了?”
去年底,李淵下令改軍府為統軍府,改主將驃騎將軍為統軍,副將車騎將軍改為別將。
高衝為此還曾吐槽過,李淵真的是喜歡改名,大唐立國後,沿用府兵制,但是短短七年裡,軍府主將已經改了好幾次名,鷹揚郎將、軍頭、驃騎將軍、統軍。
立國七年,這軍府的主將改換四次稱呼了,直到貞觀十年,李世民改統軍府為折衝府,統軍為折衝都尉,這才正式確定下來。
“是啊,說好的清君側,擁戴太子,怎的轉頭我們就成反賊了?”歸德統軍府統軍亦是出聲附和,一臉急躁。
楊文幹眉頭緊蹙,慶州共轄合水、馬嶺、歸德、華池等七縣,掌管著環江以及柔遠河流域。
大唐在天下三百餘州設定軍府六七百個,他慶州都督府境內設有四個軍府,上任一年以來,楊文幹只掌握著其中兩府的府兵,另外馬嶺、歸德兩處的統軍自有後臺,他難以掌控。
“方統軍少安母躁,都督既然得到太子殿下授意,自然是有所應對的,我們並沒有打算反叛朝廷,我們只是想要給太子殿下聲援,請求朝廷誅殺奸佞,還太子殿下一個公道而已,有何懼哉”。
合水統軍同樣出身於東宮六率的宿衛,自然是向著李建成、向著楊文幹說話。
殊不知楊文幹心裡苦啊,他後悔了,不該輕舉妄動,實際上他有個屁的太子授意,他就不該聽信宇文穎傳達的齊王命令,狗屁的見機行事,現在弄得如此尷尬局面,下不來臺。
見方茂珍目光灼灼的看著,楊文乾咳嗽一聲,坐直身子,“不用驚慌,秦王並未直接開戰,這便是最有力的證明,至少現在,東宮之主依舊是太子殿下”。
方茂珍聞言半信半疑,只是說道:“秦王行軍再如何緩慢,預估明日也可到城下,屆時如何應對,還請都督示下”。
楊文幹心中同樣急躁,聞言便是不耐煩的擺手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此而已,下去準備吧”。
方茂珍同歸德統軍對視一眼,具都是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滿,叉手一拜便離去。
“都督,方茂珍二人跟我們不是一條心啊”,合水統軍低聲說道。
楊文幹疲憊的閉上眼睛,“一步錯,步步錯,如之奈何啊”。
當夜,方茂珍便尋來歸德統軍,二人閉門商議。
“兄弟,某無意謀反,你是什麼意思?”
“俺也一樣”。
既然立場一樣,二人當即決定,趁秦王大軍還沒有兵臨城下,迅速出城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