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州,玉華山,仁智宮。
李淵避暑山中,每日裡遊獵飲宴,快活似神仙,陪同的李世民則是寢食不安,心裡只盼著李淵早些膩煩,早日回京。
李世民久不在長安,心中對於監國的李建成很不放心。
這一日李淵在山中小溪旁,饒有興致的流觴曲水,李世民在一旁恭謹的侍奉著。
他記著高衝的勸諫,儘管不在長安,給了李建成培植親信的機會,但在李淵身邊,也可以趁機盡孝,討取李淵歡心。
李淵歪躺在軟塌上,旁邊便是潺潺的溪水,接過李世民奉上的冰鎮酸梅汁,一飲而盡,只覺得透心涼,心情舒暢。
看著凜凜一軀,相貌威嚴的李世民,李淵很是滿意,慨嘆道:“二郎啊,這些年你東征西討,常年在外,我們可是很少這般悠閒獨處了”。
李世民聞言頓時眼眶一紅,“兒不孝,多年未能在膝前盡孝,今後一定常在阿耶跟前侍奉”。
“痴兒,你可是我大唐的天策上將,要你來侍奉豈不是大材小用”。
對於李世民的孝心,李淵更是滿意,如同對待孩童一般拍著李世民的腦袋失笑道。
這一刻李世民真是有些感動,李淵性格柔和,乃是公認的“老好人”,雀屏中選,迎娶竇氏,夫妻二人自始至終相敬如賓,對待嫡出的四子一女更是疼愛有加。
即便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四子李元吉,李淵也是多次委以重任,更何況人中龍鳳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
正當父子二人互相感動之時,負責玉華山警戒安保的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秦王府左府中郎將李君羨聯袂而來。
這二人另有一個身份,分別是李淵和李世民的親衛統領。
錢九隴一臉凝重的上前,“陛下,山下有人求見,自稱是東宮左司御率校尉喬公山的信使”。
“東宮校尉的信使?來此作甚?”李淵聞言一頓,有些疑惑,繼而擺擺手說道:“讓他過來吧”。
李世民同樣疑惑,“永業,遵禮,記得確認身份,搜身以確保安全”。
錢九隴字永業,大業年間因坐罪籍沒為奴,自此侍奉李淵。
李君羨字遵禮,本是瓦崗將領,李密敗亡後投奔王世充,後因厭惡王世充為人,跟隨程知節等人一同投唐,因其身形高壯,長相威嚴,李世民便命其隨侍左右。
二人應著,不多時帶上來身著圓領長袍的文士。
“臣寧州杜鳳舉,拜見陛下,見過秦王殿下”,這文質彬彬的人名叫杜鳳舉,便是喬公山的至交好友,見面便是躬身行禮拜道。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普通百姓見到皇帝也是自稱“臣”,並非是什麼“草民”,而不是“奴才”,更不需要跪拜,只需要微微躬身行禮即可。
李淵微微點頭,“你是白身?因何來此啊?”
杜鳳舉雙手奉上一封書信。
“臣尚未入仕,目前在豳州開設私塾講學,昨日臣之好友,東宮左司御率校尉喬公山尋我,託我傳信”,並將事情一一敘說,眾人聞言大驚。
“什麼?”李淵曾的坐直,一臉驚駭,“可、可是屬實?你可知道胡言亂語的後果!”李淵咬牙切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