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將立即催促眾人催促加快速度,終於趕在暴雨如注之前抵達驛站,小小的驛站湧入數百人,這可把驛丞忙壞了。
喬公山出示東宮太子的文書,一臉嚴肅,“這是太子殿下的物資,一定嚴加看管,丟失一件,我們都要掉腦袋”。
驛丞點頭如搗蒜一樣應著,東宮的事,他一個小小驛丞豈敢怠慢。
喬公山取來紙筆,命人連夜前往豳州交給杜鳳舉,在鄭重囑託爾朱煥後,便是率領一名親信,咬牙衝進暴雨之中,連夜回京。
在喬公山走後,爾朱煥一臉笑意,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喚來一名親信。
“阿大,你快去坊州仁智宮,將此信交給聖人,如果見不到聖人的話,你就去找秦王,就說東宮有大事發生”。
這名親信聞言應允,用油布包裹好書信也是衝進雨中。
院中親自看守物資的驛丞一臉茫然,這些人都不怕淋雨啊,一個接一個的往外衝。
喬公山冒雨回京,一路官道雖是泥濘不堪,但勝在寬闊,倒也不會走偏。
一路艱辛,期間馬失前蹄,差點摔死,喬公山依舊不敢耽擱,他早到長安一刻,便早一刻擺脫危險。
接近兩百里的路程,喬公山一夜未到,翌日一早,草草在路邊酒肆吃下兩個胡餅,略作休息,喬公山便繼續趕路。
終於在午時趕到長安城外,二人一身泥濘,狼狽不堪,引得路人紛紛注目。
“郎君,現在可是要去御史臺?”親衛打起著精神問道。
這種告發之事一般都是去御史臺舉報,畢竟御史擁有監察之權,不僅監察百官,更可以監察君主,儲君也是君。
喬公山狠狠地咬下堅硬的胡餅,搖搖頭說道:“不去御史臺,去大理寺”。
親衛一臉不解,大理寺是審理刑獄的地方,他們可是要去舉報太子啊。
“我們就這樣進御史臺,告發當朝太子,搞不好還會折在裡面,而大理寺少卿高衝,是秦王的人,他只會想盡辦法保護我們周全”。
喬公山眯眼說道,既然太子將他視作棋子,那就嚐嚐棋子的反噬吧。
親衛恍然大悟,直說道:“郎君說的是,太子勢大,到處都是他的人,搞不好整個御史臺都是向著他的”。
喬公山翻身上馬,聞言搖頭說道:“全是他的人倒也不至於,畢竟秦王也不是等閒之輩,只不過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去辨別,反正大理寺少卿高衝絕對是秦王的人,這就對了”。
親信應著,二人一路直奔義寧坊內的大理寺。
見此二人狼狽不堪,直衝大門而來,守卒趙二喜頓時舉起兵刃,“大理寺重地,來人止步”。
“本官東宮左司御率校尉喬公山,有重大桉情舉報,敢問高少卿可在?”喬公山大聲說道,他就是要鬧著人盡皆知。
趙二喜一愣,太子的部屬?竟是來找高少卿,當即有些遲疑的問道:“既是舉報,非要找高少卿?”
“正是”,喬公山正色說道:“除高少卿外,我不會跟任何人說,你這廝休要磨蹭,快去稟報高少卿”。
趙二喜心思急轉,略顯慌亂,他雖是有些圓滑,本畢竟出身市井,城府不深,當即直問道:“此事對高少卿可有壞處?”
“事成之後,高少卿當是大功一件”,喬公山並未隱瞞,繼而斥責道:“你問這些作甚,還不快去稟報高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