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江陵城,刺史府衙。
李孝恭高坐主位,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堂下眾將分成兩列,黃州總管周法明低頭不語
眼見氣氛有些壓抑,高衝輕咳一聲,“大王,張善安向來奸詐,誰也沒料到他會偷渡長江,奇襲夏口,這倒也不全是周總管的罪過”。
聽得終於有人為自己說話,周法明心底鬆一口氣,看向高衝的眼神充滿感激。
李孝恭臉色亦是稍緩,依舊是冷哼一聲,“攸之你也沒必要為他說情,本王在收到訊息的第一時間便派人提醒,務必提防,可他終究是失了夏口”。
周法明聞言心底也是有些不服氣,當即直言道:“接到大王急報時,夏口已經失守了”。
李孝恭雖是仁厚,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脾氣,見得周法明兀自爭辯,一拍桉桌,“那也是你日常防守不到位,何敢在此狡辯”。
周法明世代公侯,其曾祖周強是北齊梁州刺史,祖父周靈起是南梁車騎大將軍,父親周炅是南陳大都督,長兄周法僧是前隋宣城郡守,次兄周法尚是前隋武衛大將軍,幾個侄子如今亦是身居高位,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周紹範。
如此家世,周法明的性格亦是高傲剛直,見李孝恭絲毫不留情面,當眾訓斥。
周法明心中有氣,面色憤然,“我這便領軍前往夏口,不滅張善安,誓不回營”。
說完竟是氣鼓鼓的轉身離去。
見周法明怒氣衝衝,憤而離開,高衝心中憂慮,“怒而興兵,唯恐生禍啊”。
李孝恭見周法明如此無禮,心中甚是不快。
聽得高衝的話,當即便是說道:“此次看在攸之的面子上,本王對他不予懲戒,他若再次損兵辱國,我定輕饒不了他”。
高衝只得不再言語,周法明畢竟跟他交情不深。
李孝恭的脾性終究是不適合做三軍主帥,容不得有人冒犯他的威嚴。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看向下首侍立的一名壯漢,這人可是死於李孝恭之手。
堂堂陌刀將,在戰爭勝利後竟冤死於自己人的手上,何其悲哀,高衝心裡決定這次務必要保下他,這人便是陌刀將闞稜,乃是第一位使用陌刀成名的名將。
闞稜乃是杜伏威義子,身高八尺,膀大腰圓,手中一柄大刀,長達一丈,雙面開刃,名為陌刀,每一噼砍,輒斃數人,前無當著,當真是人形絞肉機。
高衝可是知道,陌刀的威力非同小可,若是組成一個二三百人的陌刀隊開對付騎兵,那真是勇不可擋,而闞稜這位陌刀高手便是最佳的人選。
周法明憤而離開之後,李孝恭也無心商議,整理思緒後便按照既定策略吩咐下去。
“本王親率水軍開赴江州,攸之率嶺南兵馬以及季良所部直奔宣州,傳令其餘各部,按既定計劃進軍,不得有誤”。
話音落下,李孝恭便是揮袖離開。
高衝等人面面相覷。
“攸之,這、如何是好?”
光州刺史、弋陽郡公盧祖尚有些不知所措。
盧祖尚表字季良。
說起來這位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光州人氏,出自將門,其父盧喜是前隋的虎賁郎將,盧家便是光州豪族。
隋末大亂後,時年十九歲的盧祖尚佔據光州,自稱刺史,後來歸附洛陽隋恭帝楊侗,官拜光州總管,爵封沉國公,年少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