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既定,聰明人只會越來越多的”,李世民別有深意的笑道。
幾人聞言也都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如今天下已歸大唐,那些地方“諸侯”肯定是聰明的,如嶺南馮盎、黔中田宗顯、江淮杜伏威還有這位交州大總管、譚國公丘和。紛紛請求入朝,以表忠心。
“說起這個,攸之此去荊州可有準備?”李世民挑眉問道。
高衝當即毫不諱言的將昨日對李淵的那番話說出來,而後看著幾人問道:“不知幾位可還有什麼可以教我?”
房玄齡笑道:“這定是令尊和你精心商討過的策略,無論是對內亦或是對外,無比詳盡,豈敢說有什麼教你的”。
李世民遲疑問道:“燕國公也覺得江淮可能有變?”
“這是必然的”,高衝點頭說道:“否則舒國公為何沒有入朝?”
其他三人一震,有些諱莫如深。
舒國公便是如今的江淮軍領袖,淮南道行臺尚書左僕射輔公祏。
自從杜伏威入朝後,江淮軍便以輔公祏為主,盤踞江淮,擁兵上十萬,勢力龐大。
如今各方勢力為圖自保,紛紛請求入朝,唯有輔公祏視若無睹。
“攸之可知歙州總管,宜春郡公王雄誕?”李世民問道。
“有過了解”,高衝點點頭,“宜春郡公乃吳王義子,英勇果敢,乃是江淮軍的右將軍,與左將軍,越州都督闞稜齊名,並稱江淮雙雄”。
看見李世民的神情,高衝便是說道:“我知道大王的意思,王雄誕忠義無雙,對吳王忠心耿耿,如今吳王在朝中,王雄誕定無異心”。
李世民甚是贊同,當即直說道:“我陳兵江淮邊境時,曾與吳王詳談,深知吳王已經沒有野心。
只是輔公祏兇悍,自始至終未曾表露入朝之心,我亦有所憂慮。
對此吳王亦有所察覺,他曾經勸過輔公祏一同入朝,但輔公祏以江淮軍無人照看為由,依舊上表請求駐守丹陽。
吳王對我說過,臨行前他將兵權交於王雄誕,王雄誕絕對可以信任,並且囑託王雄誕道:‘我入朝後,勿使輔伯生變’”。
杜伏威和輔公祏自幼相交,輔公祏年紀大,杜伏威就像對待父兄一樣對他,常以輔伯相稱。
說完這些後,李世民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吳王實乃英武豪傑也,我與他一見如故”。
這倒是讓高衝有些愕然,他沒想到杜伏威入朝背後竟有李世民的影子,更沒想到李世民跟杜伏威一見如故,英雄相惜。
不過說來也不無道理,二人皆是當世英雄,李世民自不用說,戰功顯赫,杜伏威割據江淮,建立政權,沉重打擊隋朝的統治。
實際上杜伏威其實並沒有什麼野心,再擊敗隋將陳稜割據江淮後,便上表歸附隋恭帝楊侗,王世充弒殺楊侗後,杜伏威就上表降唐,自始至終,杜伏威都沒有稱帝之心。
<script>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