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高州,高涼城。
馮盎攜麾下文武官吏出城五里相迎,鑼鼓喧天,禮樂大作。
馮盎以極其恭謹的態度,奉迎嶺南道安撫大使高衝入城。
當然,這個恭謹並非是針對高衝本人,而是針對高衝背後的大唐朝廷。
高衝一身戎裝,威風凜凜,手持節仗,身旁高雄持槊相隨,其身後上萬精銳之師,衣甲鮮亮,氣勢昂然,在眾目睽睽之下,進駐高涼城。
“大使請往刺史府稍歇,某已略備薄酒,謹為大使接風洗塵”。
馮盎儀表堂堂,頜下一縷短鬚,齊齊整整,面容肅穆,一看便是極其正派,面如其人。
“明達公不急,敢問聖母祠堂在何處?”在馮盎面前,高衝亦沒有擺姿態,甚是從容。
而後帶著幾分崇慕的神情直言道:“嶺南聖母治理地方,愛民忠君,堪稱古今第一巾幗英雄,賢名遠揚,縱我生長北地,亦是心仰已久”。
馮盎字明達,嶺南聖母則是馮盎之母冼夫人在嶺南民間的尊稱。
至於高衝稱讚其為古今第一巾幗英雄,亦不過為過。
因為這句評語是後世那位“為中國而崛起而讀書”的偉人點評的,對於冼夫人來說,她當得起這個讚譽。
馮盎聞言神情有些動容,躬身拜道:“先母之祠堂便在城北,只是大使貴為……”。
聽得這話,高衝只擺手說道:“聖母實乃忠君愛民之模範,如此賢德,我既到此,若不誠心祭拜,心中難安”。
高衝不斷強調冼夫人忠君愛民,便是在有意無意間強化馮盎歸附朝廷的決心。
因為據桓法嗣傳來的訊息,可並非是所有人都希望歸附朝廷。
馮盎聞言心中頗為感動,且不論高衝此言有幾分真心,但高衝代表的是朝廷,身為天子使者,待天巡狩,若是一到高州便是祭拜祖母,給予極高評價,那對於祖母便是極大的尊崇,身為人子,與有榮焉。
更何況,忠於中原朝廷,善待嶺南民眾,這本就是祖母一生都在做的事。
來到城北聖母廟,高衝亦是動容,廟中香火從未斷過,不停地有百姓出入祭拜,其中更有其他州縣的販夫走卒,面色恭敬的祭拜,這便是民心。
冼夫人在嶺南的貢獻有目共睹,一生致力於維護嶺南的安定,其功業名垂千古。
鄭重祭奠過後,高衝看到一側白牆,不由得心有所動,直言問道:“攸之感念聖母功績,心有所得,可否容我題字於壁上,聊表敬意”。
馮盎一聽便是喜道:“久聞高大使才名,位列秦王府十九學士之首,今日有幸得見,幸甚,來人,取筆墨來”。
高衝提筆來到牆壁前,略一思索,便是下筆成章。
“夫人自昔起隋梁,錦傘鐵騎擁牙幢……”。
雄勁挺拔的楷書題在白壁之上,讓這首歌頌冼夫人的詩句更顯威武莊嚴。
馮盎細細拼讀過後,便是深深一拜,高衝給予他的祖母以極高的讚譽,身為人子,心懷感激。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