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範願,盡出永安之兵,截擊幽州羅藝,若有一個幽州兵到我軍身後,本王拿他是問”。
劉黑闥拔出腰間橫刀,眼神冷厲,手指撫摸著刀鋒,“本王親率兩萬步騎兵南渡洺水,正面決戰李世民”。
眾人聞言,興然領命,心中皆是有數,此戰,當為決勝之戰,許勝不許敗。
如劉黑闥所言,即便退守洺州,最後亦是落得一個困守孤城的下場,唯有奮力一搏,擊潰李世民,或有可能趁勝進擊。
“諸位,擊敗李世民,進取洛陽,本王可稱東帝,爾等皆為王侯”,劉黑闥重重一揮刀,直指南岸。
漢東軍一動,南岸的高坡之上便是響起鳴鏑箭,訊息迅速傳遞。
隨著鳴鏑箭在營門處響起,戰鼓隆隆作響,早就嚴陣以待的唐軍紛紛按照李世民的部署,在各營主將的率領下,進入響應的戰鬥崗位。
大營後方,馬軍駐地,張士貴領著河東騎兵往營後撤去,看著秦瓊整裝待命,張士貴羨慕說道:“叔寶可得給某留點,莫等某衝殺出來時,敵軍死的死,降的降了”。
秦瓊聞言大笑道:“那得看賊軍給不給你這個機會了”。
二人關係甚是融洽,早在平定王世充時,二人便是同為玄甲軍統領,李世民官拜陝東道大行臺,河東歸其管轄,行臺便設在長春宮,留張士貴鎮守。
唐軍的氣氛高漲,眾將士都知道決戰到來,看著高高飄揚的秦字大旗,心中只有振奮,跟著當今秦王、天策上將征戰,心中無所畏懼。
反觀北岸,漢東軍士氣沉悶,劉黑闥面色凝重,曹旦在一旁欲言又止,劉黑闥知道曹旦心中所想,只是說道:“全軍背水一戰,便需這等氛圍”。
曹旦聞言張張嘴,無法反駁。
背水一戰,有死無生,伴隨著初春的北風,劉黑闥一聲令下,漢東軍將士開始向南岸而去,頗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烈。
劉黑闥在中軍,親率兩萬步騎兵,步騎兵並非是騎兵,而是步軍,行軍過程中騎乘馱馬,以節省體力,到達戰場後下馬步戰,是為步騎兵,並非是嚴格意義上衝陣的騎兵。
“大王,天助我也,河水不深”,前軍主將曹湛奔馬回來彙報。
“即刻渡河”,劉黑闥下令道,而後看向曹旦,“速令弓弩手抵近掩護”。
漢東軍如臨大敵,心驚膽戰的渡河,然而河水不深,並無阻礙,唐軍亦是沒有半渡而擊。
曹湛率領漢東前軍迅速登上南岸,尚未列陣,便是聽得人喊馬嘶之聲,抬頭看去,只見得唐軍騎兵徑直衝殺過來。
這是真正的騎兵,戰馬飛奔,唐軍在馬背上起伏,氣勢凌人。
“列陣”,曹湛大驚呼喊道:“迎敵”。
“鑿穿”,李世民高舉一張硬弓,大聲呼喊,話音落下,便是射出一支箭失,射翻一名漢東士卒。
這一幕配合著那殺氣騰騰的虯髯面容,任誰亦是難以想象這位衝陣勐將便是當今秦王。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