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廳裡僅有兄弟二人,聽得冉肇興的話,冉肇則起身踱步,背手嘆道:“我族人太少,終究難以成事,因此我從未想過涿鹿中原,只是想讓族人們過得更好,便需要左右逢源,無論那方勢力一統天下,我等都不能得罪”。
“大哥所言甚是”,冉肇興很是贊同這話,當即皺眉問道:“那當初大哥為何要答應蕭梁的使者,起兵反唐,攻下通州呢?”
冉肇則聞言搖頭道:“即便沒有蕭梁使者來勸,我也會攻佔通州,在這個世道,在大勢力間左右逢源亦是需要幾分本事,唯有自己強大,方才得到重視,因為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壯大的機會,這次也是一樣”。
聽的這話,冉肇興大驚,“大哥還是想攻佔夔州?”
見冉肇則點頭,冉肇興急忙勸道:“我族人在山林裡戰無不勝,可一旦出了大山,可就未必了啊?這可能是唐將的計謀,為的便是引誘大哥出兵啊”。
“即便有詐,我也得去”,冉肇則很是堅定的說道。
“大哥湖塗啊”,冉肇興又急又怒,“即便攻下夔州又如何,蕭梁一亡,唐軍騰出手來,那時候便是我等敗亡之日啊”。
“那時我據有川東三州之地,扼守川蜀門戶,蕭梁若勝,我便降梁,李唐若勝,我便降唐,當可立於不敗之地,只要我有兵有地,便不怕漢人過河拆橋”,冉肇則對自己的實力很是自信,對自己的智謀也很自信。
然而冉肇興卻是心驚膽戰,面如死灰的搖頭道:“大哥此舉,無異於火中取栗,夾雜兩方大勢力之間,稍有不慎,便是滅頂之災了”。
“二弟安心在此看守基業便好”,冉肇則也並未斥責,“其他事,自有我來”。
話音落下,一名蠻兵急忙進來通報,“大王,城外有一個人自稱是受大梁皇帝的命令來宣旨”。
冉肇則眉頭一挑,看向冉肇興,冉肇興略一思索便道:“極有可能是對大哥加官進爵,順便催促大哥出兵夔州”。
“先不要怠慢”,冉肇則忙是率領麾下兵將來到城門處迎接。
“某家冉肇則,見過大梁使臣”,見得頭前一人高坐在馬背上,面白無鬚,其後跟著十餘人,冉肇則忙是上前行禮拜見。
“你便是蠻王冉肇則?”那使臣甚是倨傲,居高臨下的問道。
“正是”,冉肇則眉頭微皺。
“本官乃大梁內侍省少監趙甫,特來此宣讀聖人旨意”,趙甫昂頭說道:“頭前帶路吧”。
進城之後,趙甫便是左顧右盼,臉上竟是露出鄙夷之色,“相傳巴蜀之地甚是富庶,乃是天府之國,如今看來不過如此”。
冉肇興皺眉不語,冉肇則卻是面露笑容,“叫梁少監見笑了,開州蠻荒之地,比不得荊楚魚米之鄉”。
趙甫眉頭一豎,倒是有些意外,毫不客氣的驚問道:“觀你之談吐,不似蠻夷,難道此地蠻人亦曾讀過聖人書?”
冉肇興冷哼一聲,“區區不才,四書五經,亦曾通讀”。
趙甫聞言頓時不喜,臉色陰沉,“這位是?”
“趙少監息怒,這是舍弟冉肇興,曾拜師大儒劉焯門下”,冉肇則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