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竇建德的糧草緊缺,夏軍的進攻之勢也被減緩,近十萬大軍,面對數千唐軍駐守的虎牢關竟束手無策。
即便是盡起大軍強攻,虎牢關城高牆厚,李世民發動百姓,軍民守城,將虎牢關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
板渚行宮裡,竇建德一臉陰沉,往日裡以仁善義氣示人的夏王,如今自然是滿腹火氣。
十萬大軍圍攻虎牢關已經數月,不僅毫無進展,還損兵折將,如今黃河水路糧道已被切斷,洺州至板渚路途上千裡之遙,陸路運糧的話不僅損耗大,而且一時半會兒也難以抵達,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夏軍已然是陷入僵局,進退不得,進軍的話前有雄關阻隔,後又糧草不濟。退軍的話王世充必定敗亡,畢竟唇亡齒寒。
正當眾人陷入低谷之時,國子祭酒凌敬出列。
徑直說道:“大王,如今戰局僵化,我等受阻於虎牢關,且糧草不濟,不如暫退,另尋戰機,以保周全”。
聽得凌敬的話,眾人具都是一臉驚詫,竇建德挑眉問道:“退兵?”
“我等舉國之兵來攻,對面唐狗僅僅幾千人,寸功未建,就這樣倉惶退去,這將讓我等顏面無存,成為笑柄”,一些將左當即反駁道。
凌敬見狀直搖頭說道:“只是暫退虎牢而已,如今虎牢關已是不可破。大王不如轉換進擊方向,向西北渡河,攻取懷州、河陽等地,此地乃是唐軍要滴地,一旦被破,則可翻越太行山,進軍上黨,略地汾州、晉州,奔赴蒲津,從而經略河東、進逼關中”。
“經略河東,進逼關中……”。
凌敬的話給予眾人以極大的震撼,竇建德並非是固執迂腐之人,既然虎牢關已無法攻破,那或許可以改變進軍方向,沒必要在虎牢關如此雄關底下跟李世民死磕啊,畢竟大夏跟李唐接壤的地方多的是。
“河東之地剛剛經過戰亂,劉武周之影響尚存,李唐兵力薄弱,此時便是我大夏經略河東的大好機會”,凌敬繼續說道,“一旦攻破河東,與我河北連成一片,西可進逼關中,北可攻略三晉,那個時候便是大夏一統天下的開始”。
竇建德聞言頓時心情振奮,走到桉桌前,鋪開地圖,仔細看後,不斷點頭,“凌卿所言極是”。
這時,殿中又有將領反駁道:“我等遠道而來便是為了救援鄭國,若是就此退去,鄭國為李唐所滅,這可如何是好?”
聽得這話,竇建德便是擺手道:“這個無須多慮,唐軍盡在此地,一旦本王領略河東,必定可以牽制住唐軍主力,洛陽之圍迎刃而解”。
凌敬聞言也是點頭附和,那個虛懷納諫的夏王依舊還在。
唯有一些軍中將領覺得十萬大軍竟被三千唐軍逼退有些丟人,為免竇建德改變心思,凌敬繼續說道:“關於攻略河東之地,臣有三大原因。
其一,河東的唐軍兵力薄弱,我十萬大軍入境,必勝無疑。
其二,開拓河東大片領土,河東河北連成一塊,國勢更加強盛,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其三,如大王所言,進軍河東,關中長安必定震動,洛陽之圍迎刃而解。
是故,領略河東之策,乃是目前的上上之策”。
聽得凌敬的話,竇建德直點頭,“傳本王軍令,三軍整頓,不日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