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的意義非同一般,非有顯赫功勳者難以封爵,一連數日,府中多有前來道賀之人,燕國公一門兩爵,更加顯貴。
這邊李淵選派官吏,積極治理新佔的隴右之地,而關東王世充見得李密西逃,也並未追擊,此時的王世充深知他不宜與李淵交戰,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接受李密的地盤。
武德元年剩下的兩個月裡,天下諸侯出乎意料的平靜,李淵在封官進爵之後,著重治理隴右之地,而王世充在擊敗李密後,一躍成為中原最大諸侯。
皇泰皇帝楊侗頗為“識趣”,當即加封王世充為太尉,開太尉府,朝中大小事務都決於太尉府。
王世充大權獨攬後,為表現禮賢下士,於太尉府外張貼三份招賢榜。
其一,招富有文才的文士,以處理政務。
其二,招武藝超群的武將,以衝鋒陷陣。
其三,招善於審桉的司法,以判決疑桉。
有此三類之人皆可前往太尉府自薦,招賢榜一出,中原各郡震動,王世充此舉在察舉制和科舉制並行的時代無異於晴天霹靂,各地人員踴躍自薦。
王世充更是親自充當考官,他認為合適之人當場授官,無論何人,無論尊卑,事無鉅細,王世充皆是一一親自過問,並殷勤勉勵,這一舉動倒確實讓王世充收穫不少人才。
太尉府之勢力愈加龐大,以至於洛陽文武百官,只知有鄭公,而不知有皇泰皇帝,一些新投的官員甚至自始至終未曾見過皇泰帝一面。
王世充如此行徑,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當即惹得一些有識之士不滿,洛陽城內波雲詭譎。
而偏安西涼的李軌亦是逐漸走向敗亡,自稱帝后,李軌便罷兵止戈,在姑臧城內稱孤道寡,每日裡美人佳餚,好不享樂。
安興貴自長安返回西涼後,官拜大將軍,爵封郡公,武威安家之威望大震,寄居在武威胡人紛紛以安家為首,而吏部尚書梁碩勸諫無果後,李軌次子李仲琰聯合安家兄弟,誣告梁碩謀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軌日漸昏庸,輕信三人,竟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將梁碩毒殺,梁碩之死,震動極大。
梁碩本為李軌之謀主,其地位如同李淵之裴寂、薛舉之郝瑗,如今竟是僅僅因為一兩句莫須有的誣告便被毒死,西涼諸臣不由得心懷疑懼,唯恐下一個便是輪到自己。
西北邊地多有信奉胡巫,薛舉亦是信奉此道,李軌自不例外,一名西域的胡巫貪圖錢財,便進言道:“天帝將遣天女下凡護佑大涼,應建樓臺以侯天女降臨”。
李軌竟信以為真,當即下令建造高臺以侯天女,靡費錢糧不計其數,府庫為之一空,當然這個錢財有多少是用在逐漸樓臺之上便不得而知了。
恰逢入冬,暴風雪肆虐西北,河西諸郡受災嚴重,尚書左僕射曹珍建議停止建樓,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這一舉動本是為國為民,但在胡巫看來,曹珍此舉便是斷他財路,心中對曹珍那是極其怨憤。
謝統師本是前隋武威郡的虎賁郎將,被李軌夜襲生擒後無奈歸降,本就對李軌心有不滿,常常想著搞垮李軌,所以長久以來便是在偽涼朝廷中製造事端。
他知曉梁碩與安修仁等漢胡不合,便與安修仁交好,聯合胡人排擠涼州漢臣,意圖藉此離散偽涼眾臣,在安興貴來武威不久,謝統師便與之聯盟。
在察覺到深受李軌信賴的胡巫對曹珍不滿後,謝統師又將胡巫收買,與之聯盟,一同進讒言。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