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牢關中,李密清點兵馬,竟僅剩三千餘士卒,眼看王世充追擊甚急,王伯當整頓河陽兵馬合計兩萬,及時趕到。
王世充沿途追擊,不斷收攏瓦崗殘軍,軍威雄壯,原隸屬於瓦崗勢力的各地守將紛紛向王世充請降。
在李密困守武牢關時,王世充逐一屯兵原屬於李密的地盤,勢力範圍從東都洛陽勐然擴充套件到整個河南郡,繼而向山東、淮北等地擴張,一時間,鄭公王世充之名,震徹中原。
王世充的捷報便是李密的噩耗,武牢關裡,李密一臉悲慼,堂中諸將垂頭喪氣。
良久,李密方才深深嘆道:“現今大敗,困守孤城,是我李密對不住諸位,大限已至,本公自戕謝罪,諸位各自散去吧”,說罷便是欲拔刀自刎。
王伯當忙是上前攔住,已是淚流滿面,“魏公切莫如此”。
府掾柳燮直說道:“魏公為民反隋,勞苦功高,即便兵敗,亦不至於瀕臨絕境”。
李密聞言一頓,挑眉問道:“此話何意?”
柳燮繼續說道:“聽聞漢時赤眉軍劉盆子兵敗投奔光武帝后,還能享受租賦,魏公與長安唐廷有同宗之誼,雖不曾一同作戰,然魏公力戰隋軍主力,圍困東都,使得唐廷坐擁關中,這便是魏公之功勞啊”。
王伯當亦是直點頭,“投奔李淵亦不失為公侯之位,榮華富貴亦是享用一生,魏公三思啊”。
其餘諸將亦是紛紛附和。
李密見狀慨嘆一聲,“密何其有幸,兵敗至此,尚能有諸君不棄,既如此,便同去關中,密縱使捨去性命,亦要保全諸君之富貴”。
眾人聞言感激涕零,而後李密整頓兵馬,共計兩萬餘,西逃長安,投奔李唐。
李密來投的訊息傳到關中,長安沸騰,作為昔日的天下第一諸侯,瓦崗軍領袖李密,如今竟投奔大唐,恰逢滅亡西秦的捷報傳到長安,秦王李世民正在班師回朝。
大唐子民個個與有榮焉,有識之士也不在隱居不仕,紛紛來投,大唐之威望如日中天。
李淵當即下旨,加封李密為從三品的光祿卿,掌管光祿寺,為九卿之一,爵封邢國公。
並傳令秦王李世民,先不回長安,率領大軍徑直前往潼關迎接李密,給予李密以極高禮遇。
李世民當即領軍直奔潼關,大軍上十萬,其中俘虜三萬餘,並西秦文武數百人,而且李世民厚待宗羅睺、翟長孫等人,與之並排騎行,談笑風生,並無隔閡,宗翟等人感激涕零。
大軍行進著,宗羅睺好奇問道:“罪將有一疑問,還請大王解惑”。
李世民一擺手,直言道:“但講無妨”。
“罪將在淺水原大敗,然身後仍有堅城固守,大王一無攻城步兵,二無攻城器械,因何敢率數千騎兵追擊,直逼城下呢?”
李世民聞言與高衝對視一眼,仰天大笑,“這個問題你可問高攸之,當時他說了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
“宜將剩勇追窮寇?”宗羅睺一怔。
高衝見得宗羅睺敗得稀里湖塗,實在不解,亦是直言道:“宗將軍一身武勇,銳氣十足,大王固守不出時,敢問宗將軍是否心有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