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市井者油滑狡詐,面板白淨者勞動不多,見官不懼者不服軍紀,高衝要的是一支易被感化、信服軍令的軍隊。
經過一番挑選,還剩六百餘人,上庸乃是山城,本就偏僻貧瘠,府兵多是當地山民,出身市井的並不多,高衝下去巡視一圈,甚是滿意,看來容錚確確實實的是在嚴格執行他的軍令。
而後高衝又將四十歲以上的人盡數裁汰,如此一來,僅剩四百餘人。
而後便傳令募兵,在上津軍府門口設招兵臺,晚間高衝親自去了一趟上津城,拜訪上津縣令以及縣尉,要在本地募兵,少不得當地主官的支援。
高衝似乎有些小看了自己的身份,渤海高氏,位列四品的燕國公世子登門拜訪,上津縣令和縣尉受寵若驚,早在接風宴時,二人便曾懇求容錚允許他二人出席,但當時的容錚摸不準高衝的脾性,唯恐人多惹惱高衝,便拒絕二人出席。
如今一聽高衝僅需招兵兩千人,二人忙不迭的拍著胸脯應著。
府兵本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這個亂世中,從軍混口飯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位先不急”,高衝擺手道:“這是我的招兵要求”,說著高衝掏出一張紙遞給二人。
二人接過一看,面面相覷,“一,只要農夫。二,膚黑粗壯。三,畏懼官府。四,性格敦實”。
“這……這不就是老實巴交的山民嗎?”縣尉快言快語的說道。
高衝一拍手,“王縣尉所言正是,我不要那些武藝高強的遊俠兒,只要老實本分、四肢粗壯的人”。
縣令聞言也是點點頭,當即讚道:“高將軍真乃良將也,這樣的人吃苦耐勞,且服從軍紀,定是一支強軍”。
上津山地居多,多的便是這樣的人,僅僅兩日時間,經過精挑細選,總算是湊齊兩千五百人,上庸驃騎府一躍成為商州最大的軍府。
只可惜上津少馬,諾大一個上府,竟只有數十匹馬,這也跟上津的地形有關,高衝當即便是放棄訓練馬軍的想法,一來少馬,二來訓練一支騎兵費時費力費錢。
看著校場上揮汗如雨的兩千五百山民組成的步軍,高衝有信心將其訓練成一支鐵軍。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沒有騎兵,沒有弓弩兵,單純的步兵,高衝知道征討朱粲的戰爭即將到來,時間不多,也唯有步兵最能速成。
一把把橫刀發放下去,每日裡高衝親自帶隊嚴加操練,高衝將宋老生交給他的橫刀之法簡短凝練成噼、攔、掃、撩等幾種簡單實用的技法傳授下去。
除卻每日圍繞上津軍府負重跑步,再就是著重訓練佇列陣法,在冷兵器時代,就高衝往日所學,陣法的重要性尤為重要,這個陣法並非是單指方陣、圓陣、雁形陣等等陣法,更是代表著一種團結協作。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