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達聞言不為所動,似乎張志的死活與他無關。
直到一刻鐘後,段達方才抖擻精神,舉槊高喊,“將士們,賊寇已中我計,建功立業,就在當下”,說罷一騎當先。
說來也是宜陽地勢使然,洛水流域,地勢平坦,城西官道平坦寬闊,段達兩萬精銳,點起火炬,道路通明,直奔唐營而去。
山腳處,李世民一臉自得,“段達終究是忍耐不住了”。
眾人亦是一臉笑意,一日兩勝,著實難得。
高衝卻是心有不好的預感,遠眺著前軍營中的交戰規模,隋軍在三軍合圍之下,逐漸收攏成一團,高衝當即問道:“隋軍約摸多少人?”
李世民眯眼一看,亦是有些不確定,“看這火光,應是數千人”。
長孫無忌也是點頭道,“肯定不超過萬人”。
高衝心裡一突,數千人?
正當這時,斥候來報:宜陽城出兵了。
“不好”,高衝一聽便是大驚,“段達好狠的心,這數千人是來送死的,二公子快撤”。
長孫房杜二人也是反應過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李世民大驚,忙是傳令劉弘基三人,收縮戰線迎敵,而後下令中軍迅速集結。
可是亂軍之中,將令的傳遞受阻,更何況還是夜間,令旗失效,傳令兵還沒見到劉弘基,段達便已殺入戰團。
段達這一支中軍乃是十足的精銳,突然殺入,劉弘基、段志玄二人頓時壓力大增,不明所以的唐軍一時間被殺的暈頭轉向。
最可敬的是包圍之中的張志所部仍在堅挺,張志身受數創,仍在縱馬奮戰,遠遠聽見外圍隋軍喊殺之聲,張志大喜過望,厲聲高呼道:“大將軍來了”。
段達之名在隋軍中甚有威望,一時間,僅剩的一兩千人士氣大漲,奮力向外殺去。
好在劉弘基等人應變能力甚好,當即下令收縮戰線,立馬結陣迎敵。
而在李世民中軍完畢,殺下山來的時候,段達果斷下令撤軍。
此時,前軍大營已是一片狼藉。
當晚,徹夜無眠。
翌日,清點傷亡,唐軍劉弘基、段志玄和丘行恭三部人馬,合計三萬餘人,竟是傷亡近八千,殲敵僅約四千,可謂是大敗。
中軍大帳,李世民臉色凝重,良久,方才嘆道:“此番戰敗,罪責在我,回朝之後,自當向唐王請罪”。
眾將也是臉色沉重,高衝見狀直說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白日一勝,夜間一敗,也算持平了”。
長孫無忌亦是搖頭道:“誰也沒想到那段達用兵如此狠辣,其襲營之數千人,竟是被他丟擲的誘餌”。
“段達畢竟沙場宿將,定是有幾分本事,我連番兩勝,有些忘乎所以”,李世民在做自我反省,“我之失誤,諸位當切記”。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