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番吟詩插曲,並未形象隊伍行進速度,待高衝去後面檢查輜重時,劉弘基打馬跟來,將高衝拉到一遍。
“攸之,你可知於仲謐為何刁難你?”劉弘基看了看前後,低聲附耳道。
高衝搖頭一笑,“無非見我志得意滿,心生嫉妒而已”。
見得高衝不以為意,劉弘基直搖頭,直說道:“看來你不清楚於仲謐此人,他便是這京兆人氏,我往日有所瞭解。
其曾祖於謹乃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後進封燕國公,身世顯赫,但到其父於宣道時,已稍顯沒落,僅剩子爵在身。
堂堂關隴於家,曾經與李楊二家並列,如今家主卻僅為子爵,到于志寧更是入仕縣令一職,無任何爵位。
因此于志寧深以為恥,憤而棄官回鄉,以重振於家為己任,口口聲聲必不離往日於氏榮光,這麼說,你應該明白吧?”
高衝聽得目瞪口呆,豈止是明白,簡直是太明白了,從聽到於謹進封燕國公,高衝便明白了。
到于志寧父親於宣道這一代,僅為子爵,官職也僅為從五品的舍人,儘管也是顯職,但要知道,于志寧的曾祖於謹可是跟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獨孤信宇文毓、楊堅岳父)這等勐人平起平坐的,于志寧一心振興於家,讓於家重回八柱國、燕國公那個巔峰。
奈何高君雅入京即被封為燕國公,獲得於家先祖的爵位,而高衝不過十八,便是總領諸曹,位在於志寧之上。
這讓才高氣傲、秉性剛直的于志寧如何能服氣,特別是高衝還如此張揚。
“多謝弘基兄告知”,面對劉弘基的好意,高衝行禮謝道,“不過我行事向來問心無愧,他心中不服,那便讓他自顧自抱怨去吧,需知牢騷太盛防腸斷啊”。
說罷打馬而去,官職爵封具都是李淵所封,若是于志寧這些牢騷傳揚出去,反受其害的只會是于志寧。
“牢騷太盛防腸斷……”,看著高衝的背影,劉弘基擰眉滴咕著,“好像有些道理”。
“你提醒攸之了?”
身旁勐的響起一道聲音,劉弘基一個激靈,轉頭看去,李世民在身旁同樣看著高衝躍馬揚鞭遠去的背影,詢問道。
劉弘基點點頭,直說道:“攸之說行事問心無愧,當心牢騷太盛防腸斷”,說罷看著于志寧等人已到近前,也是拱手道:“我去看看輜重”,而後打馬追趕高衝而去。
“牢騷太盛防腸斷……”,李世民聞言點頭喃喃自語,頓覺這句話雖然詞藻不華麗,但卻是寓意深刻。
近前的于志寧聽力不錯,五步之外,聽得李世民這句話,不由得渾身一震。
距離長安城越來越近,往來奔忙的信使,不斷的回報著距離。
“啟稟大王,秦國公大軍已到三里外”。
李淵聞言大喜,曾的起身,抖擻精神,登上了鑾駕。
其身後相府長史裴寂、別駕高君雅等一干重臣隨侍左右,當真是給予了李世民以極大的榮譽。
隨著目光所致,已經見得李世民前鋒,唐字大纛高高飄揚。
在禮部有司官員的高呼聲中,頓時鼓樂大作,文武諸官肅立,遠處觀禮的百姓更是歡呼聲直震雲霄。
冬…冬…冬
一道道震耳欲聾的戰鼓之聲在軍中傳出,迅速傳散開來,長安城的百姓亦是聽得真切。
“臣扶風道行軍大總管李世民,拜見大王”,李世民拍馬加速,距離數十步時,翻身下馬,來到李淵鑾駕前拜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