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河西風雲起
見得高衝有些失神,李世民挑眉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太過殘忍了?”
高衝回過神來,直搖頭,“沒有,欲成大事者,豈能婦人之仁,何況這本來就是他們的使命,並非故意坑害”,這句話高衝說的極為認真,李世民見狀也是點點頭。
徑直走到案桌前,指著地圖說道:“距離雍縣不過三百餘里,明日一早出發,後日可到,只希望竇璡能夠撐住了”。
“竇郡守能夠經營扶風郡數年而不失守,撐這兩三日,應當無虞”,高衝也是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李世民卻是搖搖頭,“我瞭解我這位表叔,雖是性子敦厚,但他醉心木工,于軍事並無造詣,之前面對的是唐弼這等匪軍,如今面對的卻是稱雄隴西的薛舉,情況截然不同”。
又是一個醉心木工的,高衝有些愕然,怎麼這年頭這麼多喜歡木工的呢,宇文愷、閻立本、閻立德、李春、姜確……現在又有一個竇璡,怪不得隋唐建築在建築史上獨具一格,影響深遠。
“十萬大軍整備需要時間,既如此,何不派遣一支前鋒先行去雍縣,也不需與薛舉正面衝突,只需襲擾便可,也可減輕雍縣壓力”,高衝想了想便說道,話一出口,高衝就有一股預感極其強烈。
果不其然,李世民聽得眼睛一亮,“攸之所言甚是,我竟是沒想到”,說罷便是盯著高衝,高衝深呼吸一口氣,“我願往”。
李世民大喜,“攸之願往,再好不過,你有何需求,儘管提出”。
“兩千輕騎,再加上一員驍將”。
“就兩千人?”李世民聞言驚問道,“會不會太少了,萬一遇上大股敵軍,如何應對?”
“所以我要的是輕騎,來去無蹤,行動迅捷”,高衝點點頭道,“並無意與敵軍作戰,僅僅是襲擾而已,一人雙馬,機動靈活。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薛舉兵強馬壯,好比是大象,我便是那一隻煩人的蚊蠅,一個勁的騷擾他,激怒他,也好暫緩雍縣壓力”。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李世民怔住了,呢喃著這十六字真言,回過神來大喜,“攸之這十六字訣當真是萬般精闢啊,以小股部隊作戰,若以這十六字訣為準則,定當建立奇功”。
李世民激動萬般,高衝倒是神色淡然,從容笑道:“此戰術是為游擊戰”。
“游擊戰……”,李二再一次被忽悠住了,“妙,甚妙,攸之果真大才,那便與你兩千太原精銳輕騎兵,再將劉弘基借調與你,我等你捷報”。
高衝自是應著,看著李世民大步走向案桌,提筆將此十六字訣寫下來,而後又鄭重在下面寫上,“《游擊戰準則》,義寧元年二月,渤海高衝”。
高衝有些愕然,這似乎忽悠過頭了。
十萬大軍整備出征的話,因為各營調動、糧草配備等等問題,比較繁瑣,但是調動兩千輕騎兵就很容易了,半個時辰後,劉弘基便是率領兩千輕騎兵整裝待發。
營門處,高衝看著氣勢高昂的兩千輕騎,果真是精銳,看來李二沒有坑妹夫,大手一揮,“出發”。
“攸之,我們多少人?”
“兩千啊”。
“薛舉呢?”
“二十萬”。
“所、所以就…就咱這兩千人去幹薛舉二十萬?”
李世民並未跟劉弘基多說,只是點齊兩千輕騎、四千健馬隨高衝前往雍縣,劉弘基一路上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