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場議會討論,並不是在當時不久,反而是在兩個月的八月中旬。
這是因為協議規定,蘇格蘭貴族必須去倫敦待上六個月,所以一般而言,蘇格蘭上半年的貴族較少,下半年比較多。
隨著文藝復興的興起,對於農奴制批判一直在進行著,再加上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中央集權的發展,歐洲各國已經陸陸續續地開始了廢除農奴制。
比如英格蘭,早就在十五世紀,都鐸王朝剛剛建立的那段時間,就著手廢除農奴制,在亨利八世手中正式廢除。
而蘇格蘭,卻因為王權不振,貴族勢大,從而一直緩慢不前,導致農奴制一直存在著。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進展,歐洲人開始自詡為文明人,對於農奴制進行大力批判,而蘇格蘭卻一直裝聾作啞,假裝自己已經廢除了農奴制,成為了文明國度。
而此刻,卻被執政威廉.塞爾西當眾質問,這不亞於直接掀破面紗,大耳刮子直接往人臉上抽,啪啪啪的響亮。
在面子和利益的選擇中,貴族們陷入了沉思。
且不提蘇格蘭議會面對這樣的質問是多麼的尷尬和困難,就說這場註定名揚歷史的司法案件,也引起了偉大的愛德華陛下的注意。
這一天,倫敦的天氣依舊調皮,時而小雨,時而多雲,總體來說,晴天這個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種反覆無常的天氣情況,雖然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但依舊討厭,發自內心的討厭。
一般這個六月份,愛德華陛下會帶著宮廷,整體搬到較為北方一點的溫莎堡附近。
倫敦人口太多,溼熱,擁擠,空氣都似乎帶著點汗味,這讓一向比較注意健康的國王陛下又怎麼能忍受得住。
而且,倫敦雖然衛生情況已經改善了很多,但它爆發鼠疫的傳統,依舊讓貴族和王室不寒而慄。
所以,每到了夏季,在整個倫敦城充滿汗水和臭味時,大部分貴族和議會,以及中央政府,會隨著宮廷的遷徙,而搬到了溫莎堡。
而隨著這種習慣的養成,其他倫敦的富商們也漸漸養成了這種傳統,跟隨貴族王室一起去溫莎堡。
這種習慣,在英國的文化中,漸漸成為了一種慣例,哪怕之後的國王自己都不願意挪地了,但傳統的力量依舊束縛著他,讓他不自覺得前往溫莎堡。
這就是英格蘭人的文化和性格,保守而固執,傳統中帶有一絲大膽,以及冒險精神,也可以稱作國民精神。
溫莎堡地區隨著宮廷和貴族的搬遷,已經形成了一座小鎮,長居人口不到千人,但到了每年的六月份,人口就會暴漲到萬人規模,並且會隨著越來越多富商的包圍,而越來越多。
對此,國王陛下毫不在意,跟隨而來的幾百侍衛,以及兩千多人的近衛軍,可不是吃素的。
這次,國王陛下帶著首相約翰.安東尼,以及財政大臣托馬斯.馬恩,以及來到了溫莎堡的城牆上,居高而下的俯視著滔滔不絕的泰晤士河。
溫莎堡座落在泰晤士河畔的一處山丘上,一開始就是以要塞的形式修建,且隨後慢慢地成為王室的休閒王宮,甚至有的國王在這裡出生。
“蘇格蘭的事情,你們聽說了吧!”雙手撐在城牆上,胳膊上傳來古老城牆的堅硬,也感受著輕風吹拂到臉龐的柔和感,愛德華看著其下的泰晤士河流,開口說道。
首相安東尼看著國王陛下修長的背影,目光瞟了一眼財政大臣托馬斯.馬恩,然後前進一步,微微低著頭,輕聲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