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英格蘭軍隊不能在諾曼底地區燒殺擄掠,維持秩序。
第二,法方提供五萬英鎊作為先期犒勞費用,後面視戰果而定。
第三,英軍只有驅逐所有的天主教同盟軍隊後,才可以對諾曼底合理佔領。
第四,諾曼底戰事完畢後,英軍可以在合理的情況下,進行與新教軍的合作,一起進攻天主教同盟。
第五,勒阿弗爾必須由英軍佔領,作為軍隊的大後方,也是退路。
…………
協議書規定了一系列的條件,對新教和英格蘭都有要求,但與佔領諾曼底地區比起來,這些條件都不是問題。
協議書籤定時第二天,休息一天的亞歷山大騎士,開始將軍隊分為三個團每團兩千六百人左右),開始分批進攻那些依舊隸屬於天主教同盟的城市。
在四月份,整個諾曼底地區都流行著這句話:位於英格蘭的國王又回來了!
不少天主教貴族嗤之以鼻,但無知新教徒卻欣喜若狂,他們天真的認為,英格蘭人是來支援他們的。
…………
布列塔尼地區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島,英吉利海峽和比斯開灣之間。
首府是雷恩。
如果說,布列塔尼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玫瑰海岸了。
從佈雷斯特到雷恩兩城之間的粉紅色海岸,位於布列塔尼北部,被稱為玫瑰海岸。
如此浪漫的名稱,並非出自想象,而是在這一帶可以看到許多玫瑰紅色花崗岩散落在海岸,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成了極為特殊的景觀。走在這些美麗的岩石上,仔細觀賞,就會發現原來這些石頭並非在陽光照射下才顯示浪漫的玫瑰色,而是石頭本身就透著淡淡的粉紅色,而且還散佈著點點的光芒。
前文說道,布列塔尼是凱爾特人移居過去的,說著風俗習慣和語言,與法國其他地方極為不同。
所以,此次出征,愛丁堡公爵則帶的大部分都是蘇格蘭人,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淡化征服者的面孔,更易攻佔布列塔尼地區。
佈雷斯特港,是布列塔尼地區最大的港口,來往的商人,基本上都是穿梭於英格蘭和布列塔尼之間,進行買賣。
所以,整座城市裡說的不是法語,而是凱爾特語和相近的英語。
天剛剛矇矇亮,起了一大早的守兵,無奈地打著哈欠,一邊睜開睡眼朦朧的眼睛,開始進行一天的工作了。
而此時的城門口,與往常有些不同的是,卻突然多出了一些人,排隊進城的隊伍越發的壯大起來。
一個守城兵看著下方輪流交錢進城的隊伍,心中泛起好奇,對著身旁的好友說道:
“最近怎麼出行地人多了不少?”
而一旁的夥伴卻一副鄙視的神情,看著提問的小兵,用羨慕的語氣說道:
“最近法國打仗,什麼東西都漲價,許多人商人去英國進貨,轉到法國去賣,真是賺翻了!”
雖然加入法國幾十年後,但大部分佈列塔尼人,依舊把法國當作國外看待。
喜歡我的大不列顛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大不列顛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