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婚姻,第一次總是來的那麼突然,心臟突然心跳加速了。
然後,他扭頭一看,旁邊的少女正緊繃著一張臉,抿著嘴唇,極為緊張。
看到這裡,愛德華心情突然就放鬆起來,一位女人即將將一生託付給你,此時此刻,你不能緊張。
至於為什麼新娘要手捧白色鮮花,這也是一項英格蘭傳統。
在英格蘭,因為大多數人在6月結婚,因為他們在5月洗一年一次的澡。
至6月時,身上氣味還不至難聞,然而因為已經有味了,所以新娘子手捧一束花來遮掩。
沿襲至今。
愛德華微笑著對等候已久的大主教閣下,點了點頭,表示感謝。
隨後,愛德華和瑪麗齊齊站立在他面前,低下頭,頭上旋即被罩著一層白紗如果有兒女的話,兒女也要披上白紗),他倆人耳邊,瞬間就響起了大主教的聲音,這是彌撒。
這個時刻,幾百位貴族高官,默默地站立在臺下,聽著大主教閣下的彌撒。
彌撒做到一半,就是進行交換戒指的時刻了。
“尊敬的國王陛下,您願意娶這位漂亮的姑娘為妻嗎?無論是貧困還是富有,都會不離不棄!”坎特伯雷大主教蒼老的聲音在愛德華耳邊響起。
愛德華毫不遲疑,立刻回答道:“當然,我願意。”
“女王陛下,您願意嫁給這位年輕的男人為妻嗎?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會不離不棄?”
“當然,我願意!”女王陛下想都不想,然後嬌羞地看了愛德華一眼。
之後,大主教閣下便會用拉丁語祝福他們二人說:“我以聖父聖子聖神的名義,確定你們婚姻的成立!阿門!”
之後,就有僕人將早已經準備好的戒指送了上來。
愛德華就將自己面前的戒指取下來,戴到瑪麗的無名指上,而瑪麗同樣如此。
戒指戴在手指上,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手指上的血管直通心臟,這表示雙方二人的心同意這樁婚姻。
之後,愛德華倆人還分享同一個祝聖過的聖餐麵餅,飲同一杯祝聖過的葡萄酒,這表示二人在基督內合二為一。
隨後,愛德華又陪同瑪麗來到聖母瑪利亞的祭壇上,瑪麗會在祭壇上拿起手工紡紗杆,紡一會兒線,這也是為人妻子身份的象徵。
再之後,愛德華兩人沒有出現電視上那種親吻的場面,在這儀式中,是不允許的。
之後,兩人走出教堂,就有早就被安排好的貴婦們,拎著一籃子被染著各種顏色的麥粒,祝福他們。
這也是一個傳統。
149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后到布里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麵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裡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祝你們幸福、長壽。“
這成為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為流傳。
到了二十一世紀,則變成了紙屑。
這些只是王室的婚禮的主要部分罷了。
總而言之,國王的婚禮極為複雜,流程極多,每個禮儀都有其來源和傳統,愛德華此時也不過是提線木偶罷了。
喜歡我的大不列顛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大不列顛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