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票,求訂閱
自從蘇格蘭女王瑪麗被“請”到倫敦以來,時間已經過了八年了,原先的小蘿莉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十四歲少女。
年輕的愛德華陛下,早就已經與她訂了婚,現在進行的,只不過是婚禮罷了。
雖說十四歲有點小,但依據中世紀教會規定的女十二,男十四的標準來看,還挺富餘。
更不要說,愛德華的爺爺,亨利七世的老媽,十三歲就生下了亨利七世,雖然後果有些強大,也就是不孕不育罷了。
現在看上去,這個規定在今天看來屬於早婚,但是在那個醫療衛生不發達的年代,本身嬰兒的成活率就低,很多母親難產而死,其次兒童在長成十多歲的時候,又是事故頻發的年歲。
因此,真正成人到十八歲之後是不容易的。
當然,愛德華也沒有那麼殘忍,去摧殘十四歲的少女,起碼得十六歲吧!
有些貴族家的孩子們還沒出生就會被訂婚,真正結婚的時候卻是要長到規定的年齡才可以。
在日耳曼的法律中,很早就有禁止近親結婚的條令,同時禁止與有夫之婦結婚以及與其他社會階層的子女的婚姻也是被禁止的。
而教會明確規定,禁止四代以內聯姻原先是七代)。
對此,貴族們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也為了更好的保護財產,只有花費不菲的金幣賄賂教會,從而讓其批准。
後來,近親結婚也成為得以讓教會批准夫妻二人離婚的正當性理由,法王路易七世與“歐洲之母”埃莉諾離婚就是因為此項緣由。
但是,雖說英格蘭沒有明令禁止近親結婚,但英國傳統習俗上,已經有了這個方面的意識。
當然,在英格蘭人看來,只要不是同一家族的,都不算是近親,所有表弟表妹等近親婚姻,依舊還是流行的。
而我們來梳理一下愛德華與瑪麗女王的關係,看他們是不是近親結婚。
瑪麗女王的奶奶——瑪麗公主,是亨利八世的妹妹,也就是愛德華的姑姑,那麼,愛德華就是瑪麗的表叔。
額!當我沒說,繼續下去,可能會和諧。
1555年,十二月八號,倫敦一大早開始,就下起了連綿小雨,整個倫敦的街道上,卻依舊佈滿了人群。
一隊隊身著紅黑色夾克衫的近衛軍,肩膀上挎著槍,腰間掛著短劍,氣宇軒昂地抬著頭,目視前方,阻攔著躍躍欲試,激動不已的倫敦群眾。
今天作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六世陛下與蘇格蘭女王瑪麗女王陛下的婚禮。
所有的倫敦市民,以及千里迢迢趕到倫敦的蘇格蘭人民眾,全部都換上了新衣,準備親眼迎接來自於兩位國王陛下的馬車。
不止如此,來自於法國,西班牙,德意志地區等其他歐洲的商人們,也紛紛趕來,親眼見識一下這個世紀婚禮。
說它是世紀婚禮也不錯。
這場婚禮將見證了兩個王國的聯合,蘇格蘭和英格蘭就會隨著兩位國王的成婚,而正式的成為聯合王國。
懷特霍爾宮,瑪麗女王今天換上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罩上了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長髮飄飄。
臉上化了淡淡的紅妝,讓她原本稚嫩的臉蛋,顯得有些成熟。
英格蘭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婚紗,爾後,發展成為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