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點票票,求點收藏
官員的選拔用考試來決定這個提議一出現就得到了大部分樞密院大臣的反對,跟愛德華所預想的場景完全不同。
畢竟整個樞密院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貴族子弟很少,按照一貫的邏輯,他們應該會支援這個決定的。
誰知道,愛德華丟擲這個提議之後,整個會議室如同沸騰的鍋爐,幾乎都是反對聲。
當然,對於國王他們也不敢那麼明目張膽的直接反對,他們拐著彎的來勸服愛德華放棄這個想法。
比如說什麼不符合傳統慣例呀,應該緩幾年再說呀!市民和紳士以及貴族們不容易接受……
這些勸說愛德華全當是放屁,在他的乾坤獨斷之下,大臣們只能屈服。
之後,愛德華想了下,這才明白屁股決定腦袋,這些以前是平民的大臣們擁有了權勢之後,他們的思想與以前的貴族們大同小異,一直想讓自己的後代能有個好未來。
他們不像貴族,貴族們成年以後,只要得到國王的認可,就可以直接成為地方的治安官,或者樞密院的秘書,以及軍隊的將領。
而他們只能憑藉著自己的關係,安排自己的兒子或者親戚到地方或者法院裡當一個小小的秘書,或許還是一個小小的跑腿的。
對於這個問題,愛德華覺得不能一直壓著,所以愛德華就給了他們一個優先權。
什麼是優先權?它就是在以後的官員選拔考試中,如果同時有兩個人一樣的分數,如果其中有個人是樞密院大臣的子嗣或者血緣近的親戚,那麼那個人就會被優先錄取。
這個特權說好的話,其實如果那個人沒有能力的話,他也不會在錄取名單,如果能力強的話,這個特權就是雞肋了。
但是如果你的考試成績比較差的話,半桶水的水平,那麼優先錄取權就很重要了。
同時,為了不讓這個權利被濫用,愛德華規定每位大臣只能用三次,用完則無。
所以,考試選拔官員這個方案得以透過。
等到愛德華說完,在場爆發出如同炸雷一般的掌聲。
這次掌聲的熱烈層度非同一般,與前幾次的掌聲相比更加的有激情,且持續時間更長,大約持續了半分鐘。
看到這個考試製度那麼的符合人心,愛德華也對於在全國推行這個制度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決定,在三個月之後的倫敦,也就是四月二十八號,舉行官員錄取考試!”
“這次選拔考試,所有人只有靠成績來獲取官職,而不是憑藉著血統。”
為什麼要定在三個月後呢?在這個資訊不流通的時代,再加上交通工具的簡陋,從其他地方用三個月時間趕到倫敦,這已經很難了。
就這樣現場熱烈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愛德華下臺後。
費舍爾是一個商人,也是倫敦市議會的議員。
對於一個依靠自己縫紉手藝,從一個小小的小商人,慢慢地成為了擁有十幾家成衣鋪的大商人。
對於自己一個平民出身的人來說,能夠成為倫敦市議員,並且進入了倫敦上流人物的圈子。
但是目前對於他來說,對於目前的位置他還是挺滿意的,可是如同天下間所有的父母一樣,對於自己的子嗣要求比自身的還要高。
在這個商人地位比較低的英格蘭,商人的富貴保障是很低的,只有貴族才是英格蘭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