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慶本坐在院中躺椅上,見綠弗與人離開,又只有翠珠一個姑娘家在,頗為不自在的起身要回房中。
“小六少爺,您的飯菜是要放哪哩?”
好親切的鄉音!
常慶微怔,本要回房的腳步也停頓下來,“你是陝縣人?”
“是哩,是哩!”翠珠笑得眉眼彎彎,“小六少爺也是陝縣人?”
聽說是同鄉人,常慶面露喜色,剛想應下翠珠,驚覺自己在豫王府的身份是周千尋弟弟!
“我不是陝縣人,只是在那裡待過一段時間。”他垂下眼簾,心虛的抿抿嘴。
翠珠似是沒發現什麼,依舊笑道:“原是在俺陝縣待過,怪不得您口音聽著熟悉。”
許是老鄉的緣故,又或是對家人的思念,常慶對第一次見面的翠珠放下戒備,不由自主想和她多說說話。
“今兒天好,就把飯菜放外面吧!”他指著不遠處圓石桌,對翠珠笑了笑。
翠珠應下,手腳麻利的將食盒中的飯菜一一拿出,在石桌上擺好。
“小六少爺,您請來用飯。”
見翠珠笑意盈盈的望著自己,常慶面色通紅,垂著頭悶聲走到石桌旁坐下。
“小六少年,你慢用,翠珠先告退了。”翠珠邊說邊拎起食盒,要往院門退去。
聽說她要走,常慶脫口而出,“等一下!”
翠珠止住腳步,“小六少爺還有何事?”
“呃······,你若沒事留下陪我說說話。”常慶猶豫許久,終究沒壓制住心中寂寞。
翠珠微微一怔,片刻間又笑容滿面,“好哩,那我就等您吃完再走。”
兩人在石桌旁相對而坐,常慶又拿出一副碗筷,翠珠推脫不掉,便也與他一同用起午飯。
妙苑院中,少男少女相談甚歡。
常慶悶頭吃飯話很少,聽的時候多。翠珠嘰嘰喳喳,不停說著以往家鄉趣聞。說到共鳴之處,二人討論一番,共同緬懷對家鄉的思念。
“小六少爺,您對陝縣好了解,看來住了不少時候。”翠珠邊嚼著飯菜邊道。
常慶執筷夾菜的手,頓了頓,不自然笑道:“是······有幾年。”
“陝縣距漳州城較遠,除了城中流民還真沒幾個老鄉呢。”翠珠道。
聽到“流民”二字,常慶心裡“咯噔”一下,囁喏道:“是沒······怎麼見過陝縣人。”
“不過,咱們豫王府倒是有好幾位陝縣人。”翠珠放下手中筷子,朝院門處瞅了瞅,壓低嗓音神神秘秘道:“從妙苑出去,最北邊有一處荒廢院子,那裡面就關著四個陝縣人。”
“四個陝縣人?”常慶眉頭蹙成一團,疑惑地望向翠珠,“王府裡怎麼會關著陝縣人?”
“你可別不信。我去送過飯,雖然只是送到門口,但他們說話的聲音,一聽便是陝縣口音。”翠珠仰著下巴,極力證明自己的猜測。
常慶問,“他們是男是女?”
“好像是······兩男兩女,其中一男一女是孩子,還有一個女的上了年紀。另一個男的是個······”
翠珠話沒說完,便被常慶截住,“······他是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少年。”
“對,小六少爺,你猜的真準!”
翠珠笑著稱讚,可轉眼瞧見面色蒼白的常慶,她不由愣住,“小六少爺,您怎麼了?”
“翠珠······”
“您說!”
常慶張開嘴,卻發不出一點聲音。他拼命吞嚥幾口吐沫,才艱難開口,“你能帶我去那處院子嗎?”
“我可以帶您過去,只是······”翠珠為難的低下頭。
常慶抿了抿嘴,“放心,我不會說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