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淮這件作品的獨特處理手法,與十五滿月的驚豔意境,讓許多漆藝工匠眼前一亮。
而且他們看著這件作品十分簡單明瞭,不就是一個小碗加上杯心一輪明月嗎?
技術含量似乎並不高。
仔細一想,真的不高。
我上我也行啊!
於是全國各地的漆藝工匠們二話不說,熱火朝天,興高采烈的,開始仿製秦淮這件極具創意的作品。
秦核舟這件作品面世後,恐怕會是有無數的收藏家們想要購買一件。
既然如此,何不緊跟秦核舟的潮流?
漆藝工匠們開始研究秦核的那段影片,爾後記下要素,譬如酒杯漆色,酒杯的款式,圓腹還是高腳……
不過酒杯的深度和直徑就只能目測一下了。
畢竟這些資料,秦淮奆佬都未給出,只能估算。
款式對了,就能達到應有的境界罷?
畢竟願逐月華盞看起來也不像一件多麼精密的酒杯。
沒有複雜的技巧,也沒有繁瑣的工藝,簡簡單單,素雅純粹,僅此而已。
工匠們翻來覆去研究了一遍,最終胸有成竹。
仿製出來不成問題!
制胚。
抹灰。
裱布。
……
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臉上帶著笑意,按照秦核舟的款式而來,一步一步,高仿·願逐月華盞漸漸成型,看起來十分相似,也是內裡素雅漆紅,外圍漆黑純粹,杯心一輪金色圓月。
成型之後。
工匠們開始嘗試。
往願逐月華盞中倒入清酒,爾後在臨近十五的時候,開始拍攝影片記錄酒杯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