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對秦淮來說只是短短的一瞬間。
然而對許多老兵來說,卻是一生中最後的歲月。
儘管是從悽苦的侵略戰爭中滿身傷痕的走出,老兵們笑容依舊十分祥和,採訪時,他們對侵略者深惡痛絕,但也因為如今的和平而痛哭流涕。
他們老了。
能看到的不多。
得到的補償極少,但這一點點不是償還的償還,卻讓他們心滿意足。
在採訪過程中。
一位臉上踆黑的皺紋擠在一起,牙齒都掉光了,生活狀態並不優渥,卻一臉滿足的說:“能看到和平,我就死而無憾了……”
聽到這些話,秦淮恍然一震。
是啊!
他們當初都是帶著這樣的信念,衝進絞肉機一般的戰場,用身體、用鮮血去堵敵人的槍口炮彈!
這一點,有實證為例!
秦淮揹包中有一盒骨灰,那是一位老兵在採訪三個月後,就溘然長逝了。他死前要求火葬,並且說,骨灰留給秦淮。
當時說得十分神秘。
直到火葬過後,秦淮才知道為什麼。
因為老先生的骨灰中,有二十七枚鐵皮,它們的形狀極其不規則,充滿著尖刺與扭曲,就這樣紮在老先生的血肉之內,陪伴了他七十年。
那都是侵略者留下的!
秦淮將他們帶走了,將放在博物館中,讓所有中華家的國民銘記,老兵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付出了太多!
感恩老兵,感恩先輩、烈士,回報老兵,不是隻屬於政府的義務,也不是隻屬於國家的義務,而是十五億人的義務。
自從老兵們踏上戰場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虧欠於他們。
想到這裡,秦淮緊了緊揹包。
跟共處了三年的團隊分別。
不知為何,當團隊要結束任務時,他們竟然一個個都淚眼模糊。
跟隨秦淮天南海北的跑,雖然吃盡了苦頭,甚至許多時候,遭受老兵子女的白眼,但真正回望這三年,卻感覺人生都因這件事情,而顯得有血有肉了起來。
“都散了罷,辛苦各位了。回頭還會有一筆獎金打給各位。”
“不用了,秦先生。我們不用獎金。”
團隊人員連忙擺手。
“還是要的。以後有機會再見。”
秦淮揮別眾人,踏上回家的旅途。
一個團隊的人靜靜的望著秦淮背影。他們知道,秦淮是實幹派,不怎麼擅長說客套話,但他們懂得了秦淮那顆赤子之心。
坐在動車上。
秦淮想要在提議的檔案上加上一點:帶那些老兵去首都,卻科研機構,卻能展示國家強大的地方,讓他們看一看,他們也應該看一看。
不過這一點,只能交由有關部門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