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秦淮痛定思痛,沒有繼續創作,而是不斷最佳化創作方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高強度的創作方式,肯定會出現差錯,創作到最後供氧不足、頭暈目眩,怎麼辦?
秦淮十分為難。
坐在餐桌上,一邊照顧兩隻,一邊思索。
“老公呀,跟你一件事情,今江陵玉雕廠召開鄰二次釋出會,剛才看到影片,有許多業內人士在刁難他們。”
秦淮眉梢微皺。
“怎麼回事?”
“大概是江陵玉雕廠最近利潤暴漲,讓人眼紅了唄。
我看了一下金陵玉雕廠的工序構成。
僅僅打磨拋光環節,選用的工匠都是技藝熟練度超過三十年的老工匠。
這些老工匠年紀不了,沒有精力來雕刻一整件玉雕作品。
不過林櫟懂得物盡其用,直接高薪讓這些老工匠掌管拋光工序。
這些老工匠積攢了幾十年的眼力,拋光技藝不是年輕可以媲美的。
於是。
江陵玉雕廠每一件玉器的拋光,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至於雕刻環節,也是選用頂尖工匠。
所以你看,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優秀,生產的玉雕銷量和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秦淮頷首點頭。
千人一工使用得當,確實不錯。
“所以這個模式給江陵玉雕廠帶來了鉅額利潤,然後有工匠眼紅了是嗎?”
秦淮搖頭笑了笑。
當初年輕輕輕,一腔熱血的林櫟召開會議,呼籲業內一起尋求變革,可是那些頑固派一陣噓聲,畫地為牢,對林櫟冷嘲熱諷。
而如今。
看到江陵玉雕廠蒸蒸日上,又開始攻擊詆譭。
竟然跑到江陵玉雕廠的釋出會上去了?
這些傢伙,不應當稱為頑固派,應該稱作攪···屎···棍,不願意進步就算了,還千方百計阻撓別饒進步!
“今還在開釋出會嗎?”
秦淮眼神微凝,問了一句。
“距離釋出會召開還有半個時。臺下已經集結了一批工匠,虎視眈眈,等著繼續攻訐林櫟呢。眼紅病真是可怕啊。”
商雅搖頭慨嘆。
‘千人一工’模式是當初商雅當初提出來的。
林櫟拿去推廣實校
不過林櫟資歷尚淺,壓不住那些倚老賣老的工匠。
那些工匠一直認為林櫟資歷淺薄,資歷不夠卻賺得盆滿缽滿,怎麼可能不眼紅呢?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