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一件驚豔至極的作品在等待……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過這種心境了!
無論是雕刻傳統技藝鎮,還是雕刻秦始皇兵馬俑木雕群,秦淮都胸有成竹,把一切細節安排得明明白白。
沒有出乎意料大道至簡的溫潤驚豔。
只有嘔心瀝血窮盡技藝的大氣磅礴。
而在這一次全新的創作中,
銅液會沿著地形流淌,飛濺……
它們將以最自由的程度,凝固出自然之形。
秦淮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份不期而遇的驚喜!
由於亢奮,連託著盛器的手腕,都微微顫抖!
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提前進入分泌狀態!
第二步是傾倒銅液。
首先要急劇傾倒,讓粘土模型中的銅漿匯聚成一池‘水窪’,這樣使得銅液不至於迅速凝固。
這一步。
相當於雕刻中的雕粗胚。
難度不算七分。
而接下來,就是將高溫銅漿,從高處傾倒,讓它們與銅液池中的銅漿撞起‘浪花’。
每一次撞擊,秦淮都會在心中計算成百上千次,從而儘可能的引導浪花朝自己想要的形狀凝固。
否則。
銅藝作品會亂七八糟,變得十分抽象。
然而秦淮可不想玩花裡胡哨的抽象作品。
他的藝術思想建立在五千年的底蘊上。
哪怕抽象,也是秉鈔太像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與不似間’的原則。
當然。
想要控制這些變數,往往需要殫精竭慮。
每一次撞擊激起的銅漿浪花,都充滿著不可控性,激起的浪花也會充滿變數。
故而每一次撞擊,秦淮都會根據前面一次撞擊留下來的淺淺痕跡,隨機應變的調整銅液傾倒的姿態與角度。
一朵一朵的浪花,無序形成,卻有井然有序的凝固。
就像道秩序。
有無相生。
一切看似無序的混亂中,其實抽絲剝繭可以找到永恆的規律。
而在秦淮的手藝知—永恆的規律是永恆的變數。
他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可能會失敗,可能會綻放更美麗一朵浪花,這些都不得而知,秦淮唯一要做的,便是將那轉瞬即逝的浪花推向最驚豔。
一遍一遍的驚豔累積起來,就是絕世的作品!
這一步。
近乎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