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瑣事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身外無事,時間如流水淌過山澗玉石。
兩隻茁壯成長。
秦淮繼續沉溺於‘用寂寞交換藝術上的璀璨’。
靜靜悄悄的,沉溺了三個月。
某日清晨。
秦淮早早的來到工作廳,將與有關水運儀象臺的零件全部出模具,然後拋光,比對細節,組裝。
但是。
最後執行時,水運儀象臺還是失敗了。
可能是秦淮未能研究透儀象臺中涉及到的科學知識,也可能是縮比例時不能按照一般的方式縮。
總而言之,水運儀象臺無法按照史書上的記錄靈活運轉。
難免有些的遺憾。
當然。
這很正常。
水運儀象臺第一次的復刻花費了中華家那位研究學者的十七年光陰,米國,澳大利亞等復刻都耗費了數年之久。
東瀛精工表故鄉集一座縣的資源,也耗費了整整八年,才復刻成功。
秦淮的挑戰失敗,倒也不顯得突兀。
何況。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秦淮的失蠟法鍛造技藝在三個月的嘗試中,慢慢爐火純青,慢慢熟練得一塌糊塗,這便是最大的收穫。
然而。
秦淮也有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失蠟法其實依舊沒有跳出雕塑的怪圈。
總是先雕刻,再倒模,換句話就是:秦淮超常發揮的地方都在雕刻部分。
一切的設計,都在雕刻時候完成了,安排得明明白白,再不能更改。
所以你看。
古今中外的銅器,無非就也是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這些是工藝品。
當第一步開始製作這些工藝品時,秦淮就看到了結局。
這樣的創作,對秦淮來,其實非常難受。
總有一份強烈的表現慾望無處安放!
或許這是藝術家的通病罷?
秦淮想要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驚豔!
不過整整三個月時間,秦淮也沒找尋到他命中註定的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驚喜。
……
“粑粑,我要……粑粑……”
屋外突然響起了兩隻的哭嚎聲。
商雅很頭疼的將兩人抱到工作廳門口,隔著玻璃窗遙望秦淮奶爸。
兩隻的臉蛋貼在玻璃上,眼睛中含著晶瑩淚光,嘴可憐兮兮的癟起,臉蛋都擠得變形了。
真·鐵窗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