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一旦觸碰到這些玉雕工匠們的切身利益。
他們就會變得牙尖嘴利,血『性』十足。
哪怕是江、林兩家重量級的玉雕廠聯手而來的超級影響力,也壓不住。
甚至是兩家玉雕廠旗下的玉雕師,也充斥著激烈反對的聲音。
這就是現狀寧願在溫水中被慢慢煮死,也不願意縱身一跳。
現在玉雕界的局面都變成什麼樣了啊。
價格不透明
工藝無標準
玉雕品質的上限下限壤之別
更可怕的是,安於現狀、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工匠太多。
“你們是想賺那一撮富豪的錢還是賺這些富豪錢的同時,再把一個超級市場的錢全部賺了呢?”
林櫟站在會議的中心位置。
雖然是第一次。
但他表現得十分出『色』,的話無一處不在理。
無論是神玉、王玉,貴玉的引用,還是對文人審美的看法,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玉雕界最大的問題就是固守儒生的審美。
我的意思並非貶低儒生的審美。
而是,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我們應該做出改變。
各位家裡的觀賞植物,就只是竹蘭菊梅嗎?
審美總是在不斷變遷,如今的審美相較幾百年前,少了繁瑣,多了簡約少了內斂,多了張揚少了壓抑,多了個『性』。
我們玉雕工匠就是不願意與時俱進,所以雕刻的作品還是幾百年前的風格,競爭力低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難道與時俱進就是拋棄傳統嗎?
文字由大篆變成篆,由篆變成楷書,現在的繁體變成簡體字,也是數典忘祖嗎?!”
林櫟邏輯分明,竟然有舌戰群儒的氣勢。
然而。
對於林櫟的分析,保守派是不會多加考慮的。
他們只顧著扞衛切身的利益。
哪怕一點捕風捉影的革新,都會讓他們草木皆兵,群起而攻之。
“你不要混淆視聽,偷換概念!文字是文字,玉雕是玉雕,怎麼能混為一談?”
“玉雕這一行發展了幾千年,的已經成熟了,玉器可以涵蓋所有生活細節,還需要畫蛇添足嗎?”
“對,我們只需要繼承傳統即可。”
這個時候,傳統二字,竟然成了某些保守派固步自封的擋箭牌。
“就算秦核舟來了,我們也會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