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有圓明園的一縷剪影在其中……]
[倘若圓明園沒有被英法聯軍焚燬,或許真實的圓明園就會如同秦淮小哥哥的小鎮一樣,一個由東方藝術構成的真實夢境。”
[唉。圓明園啊。身為中國人,不能看一眼全盛時期的圓明園是終身的遺憾,也是終身的痛苦。”
[儘管圓明園已經在戰火中毀於一旦。但圓明園中的藝術曙光,還是延續了下來……古典的藝術,被一群可敬的手藝人守護者。]
[能將近一百項傳統技藝融合在一起,也需要]
產生了強烈共鳴的網友們,絡繹不絕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木雕小鎮不大,但其用心繁複瑣碎,他們有目共睹。
短短三分鐘的短影片,裝不下秦淮小哥哥的信仰與匠心。
[有人一起組隊參觀嗎?雖說小鎮會在九大博物館巡迴展出,但我想做第一批參觀者啊。]
[組隊0000]
[組隊000000000]
……
至此。
傳統技藝小鎮的口碑趨於炸裂。
這段只有三分鐘的短片也迅速躥紅。
雖然只有短短三分鐘,但它卻將每一位觀眾拉入由近百項傳統手工藝編制的夢境中遨遊、震撼、流連忘返。
說來也奇怪。
參與小鎮製作的近百位手藝人看到宣傳短片時,竟然湧出一股‘恍若隔世’的陌生感。
這真是秦核舟的木雕小鎮嗎?
怎麼不像前些天看到的那一座呢?
好像,多了一股仙氣!
好像,小鎮裡面藏著一個溫婉嫻靜的靈魂。
她會偶爾睜開眼睛打量四周,但更多時候,會閉闔明光閃爍的眼眸,趴在青瓦白牆上小憩。
安寧靜謐。
與世無爭。
“是的,是那座小鎮。”
沉『吟』了片刻,這些手藝人臉頰燥紅,頗有些羞愧。
原來木雕小鎮有三層深意!
第一層是豔然璀璨的細節;
第二層是小鎮中藏著的創意;
第三層是整體格局的意境。
第一層、第二層皆是傳統技藝的‘術’,第三層才是傳統技藝的‘道’。
‘術’和‘道’齊頭並進、雙管齊下,形成了動態的平衡,這才造就了‘木雕小鎮’。
可惜他們身為手藝人,只看到了第一層和第二層的術,卻忽略了第三層的道。
羞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