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匜,瑪瑙杯,木製湯勺,都要做一些,用以潤『色』日常生活。
而秦淮開始工作時,商雅也搬起小圓鼓凳湊了過來。
這條圓凳也非常有藝術感,有六條曲線優美的腿,腿弧向外凸,宛如美女輕翹足尖,更像一臺圓鼓。
故而得明小圓鼓凳,這種凳子,在古代書畫中經常出現。
“坐好,不要『亂』動了。”
“我再佈置一下攝影機。”
“嗯。”
秦淮於是一邊做準備工作,一邊靜靜等候。
當商雅重新回到書桌時,秦淮開始斂神鵰刻。
用雕刻刀一點一點感知一塊木頭的形態。
用修長的雙手一點一點丈量一片木屑的重量。
用一道一道製作工序,緩緩改變著一塊天然木頭,讓它逐漸由木頭變成一件具有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的木器……
這就是木雕師要做的事情。
不知不覺,手下湯勺變成了‘北斗七星’,長長的勺柄,深深圓圓的勺,天然木紋儲存良好,一圈一圈,如木料『蕩』漾開來的漣漪。
屬於木料的自然美全部被秦淮牽引了出來!
古人云見字如見人。
商雅覺得用’見作品如見人‘來形容秦淮小哥哥的作品再恰當不過了。
每一件作品,都像極了秦淮小哥哥。
溫潤。
溫柔。
典雅。
記得秦淮小哥哥曾經說過,作品先做人。
是不是說一件作品挖掘到了深處,其實是作者自己呢?
比如秦淮雕刻的,就是他自己的修養與品德。
而其它木雕師雕刻的修養與品德又不同。
所以才有千姿百態,參差不齊的木雕作品,正如芸芸眾生一樣。
“拿著。”
秦淮將一柄雕刻好的木勺放在商雅手上。
商雅拿著木勺敲了敲自己的腦袋。
“嘟嘟嘟”
好像能感受到森林的呼吸,聽到森林間的風『吟』和鳥鳴。
雖然是小器物,但卻有精緻的匠心。
“你在敲腦子裡是不是有水嗎?”
秦淮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商雅暴風生氣,拿木勺敲了敲秦淮的腦袋。
“榆木腦袋,榆木腦袋,我問你,誰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
秦淮微微笑。
“你誠實點,不要昧著良心說話。”
商雅表情超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