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秦淮起床洗漱習字,基本上秦淮已經養成了習慣。
慢慢寫字可以不斷進步。
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可見每天練習是必須的。
尤其是早晨起來腦海中一片清明的時候。
池水清淺,被微風吹皺,梅樹的疏影橫斜。境界一來,心情舒暢,對習字很有幫助。
……
上午九點,秦淮將筆墨紙硯整理乾淨,收入書房。
恰好黃景洲大師叩門拜訪。
“秦先生,好久不見,我終於能夠來叨擾了。”
“請坐。”
秦淮讓黃景洲坐在待客的沙發上,然後自己去泡茶。
“還是第一次到秦先生家做客。秦先生家真雅緻。”
黃景洲嘖嘖稱奇,這一派佈置就能看出主人家的審美。
入門是鐘聲擾動萬壑松濤的兩米屏風,鐘聲好似與松濤糅在了一起,形成波浪向外蔓延。
站在屏風前,似乎能感受到夾雜著松脂香味的清風拂面。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的‘藏’。
屏風便是將屋內的景象藏起來。
但這一具屏風不僅僅是藏,在藏的同時,還向外界送出了萬里松風。
藏中有露,可見主人家志向高遠,
用松濤萬里送清風來表現志向,也是很狂了!
從這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秦先生骨子裡充滿傲氣。
黃景洲大師細細品鑑,甚至拿出了做閱讀理解的架勢。
“坐。”
秦淮揚了揚手。
黃景洲大師於是坐在沙發上。
待客沙發周圍佈置的是七扇亮色花鳥雕屏,線條流暢,花鳥栩栩如生。
樹化玉如今擺放在四具沙發的正中間,用專門的紅木盛臺,這樣一來,無論客人坐在沙發哪一端,都能觀賞得到其中一扇雕刻。
“這是很早前的作品了。”
秦淮見黃景洲目不轉睛的盯著樹化玉思量,雖說秦淮本意是謙虛,但無論怎麼聽,都與謙虛扯不上關係。
——秦某人很早以前就這麼厲害了,怕不怕?
“用樹化玉斑斕璀璨的構成仙境,將俏色巧雕運用到了極致。不愧是名蓋江左的秦核舟。”
黃景洲讚不絕口,俏色巧雕的難度和薄胎技藝媲美,而且不只是難在技藝上,還難在構思。
要把所有的色彩畫作適當的雕刻意象,想想都覺得困難。
何況是眼前這尊佈局有三百仙人、十幾處場景的樹化玉雕刻呢?
黃景洲大師管窺蠡測,讚揚之色溢於言表。
……
“喝茶。我最近雕刻了一件木雕,還未對外宣佈,黃先生可以進書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