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
秦淮憑藉小老頭給的聯絡方式,找到了燕老先生建造在廣漢郊區的小工坊。
小工坊是一個佔地面積兩百平方米的郊區小院,高高的院牆內,一棵枝繁葉茂的皂角樹遮蔽了半邊天空。
走在院內,連涼涼的清風都是一片綠色。
這個時節還未有蟬鳴,如果到了夏天,院內一定異常聒噪。
“請進。”
燕老先生開啟院門,院內用建築材料造了一個四面透風的工棚,工棚下堆放著雜亂無章的銅料。
工棚透風處擺放著頗為現代的熔鑄裝置。
該裝置可以自由調節溫度,溫度精確到0.1度,這一功能對於匠人來說真是如虎添翼。不僅減少了鍛造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甚至可以透過調節溫度,讓熔漿中的某一種元素含量降低為百分之零。
據說古代有豐富經驗的手藝人,可以目測溫度變化,而且非常精準。
但是,這種能力畢竟需要天賦,如果有機器輔助,還能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呢?
畢竟孔子早就說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這些裝置不便宜罷?”
秦淮打量著眼前裝置,頗為敬佩的問了一句。
燕老先生二十八歲時參與1986年的三星堆遺址挖掘工作,如今正好六十歲。
六十歲還能繼續堅守一門手藝,跟玄武湖畔那幾個造小土炮的瓜皮有得一拼了。
真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
秦淮只希望他六十歲也能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臟。
“錢根本不是問題。只要我看上了,我省吃儉用也要買下來。
何況古話都說了: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技藝越是高深,名氣就會越響,就越不愁吃喝用度。
況且,我在九十年代就能造出高品質青銅器了,當時還有灣區和香江的收藏家專程前來購買呢。”
老先生豪氣的拍了拍胸膛,忍不住回顧當年的崢嶸歲月。
秦淮點頭頷首,老先生並非自吹自擂,而是真有本事,這一點,從客廳擺設的青銅器就可以看出來。
“請到客廳隨便看看。”
老先生領著秦淮來到客廳。
客廳內除了一套硬木桌椅,就全是櫃閣了。
櫃閣上擺著鼎、簋、爵、觚、罍、銅牛、銅豬、銅馬、銅鶴、小型青銅神樹,小型三星堆面具……
金燦燦的青銅器表面,雲紋,雷紋,獸面紋,蟠龍紋、饕餮紋、夔龍紋用得十分熟練,線條圓潤細膩,卻顯得古樸霸氣,看得秦淮眼前豔然璀璨,甚至情不自禁生出一種流連忘返,賞心悅目的情緒。
“漂亮到窒息。”
商雅低聲驚呼,小嘴微張,櫃閣上擺放的每一件青銅器,都是如此的金碧輝煌,宛如青銅打造的金鑾殿,自帶閃爍的金光。
“好手藝!”
秦淮也情不自禁讚歎了一聲。
見得秦淮和商雅雙雙驚訝,燕老頭昂首挺胸,眼角的皺紋裡盛滿自豪。
“咦……魚洗?”
秦淮目光頓了頓,在櫃閣上瞥到了一尊有趣的青銅器。
它是一個圓形盆,造型頗像現代的臉盆。
盆左右有兩耳。盆底刻有兩條長龍。
長龍形態生動,鱗片紋理細膩細膩,可謂栩栩如生。
不過它最為奇特的地方並非這些花紋,而是它的身上所蘊含的極為先進的先進物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