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來我就放心了……我知道秦先生在盛名四起時杜門閉關幾乎是常態。”
被秦淮三番五次拒絕的李部長暗暗鬆了一口氣。
秦淮平時神龍見首不見尾,一旦露面就意味著新作品已然面世。
而拍賣結束,秦淮也會消失不見,哪怕是老先生們也難得見秦淮一面。
撈一筆就走,這是秦淮一慣的套路,不存在什麼後續炒作,也不存在要巴結誰。
來去自如,隨心所欲,直情徑行,視譭譽如風而不恤。
故而以秦淮這種性格,李部長還真怕秦淮拒絕了。
畢竟秦淮拒絕起來可能不會有半點心理負擔!
奇葩!
不過這種生活,確實讓李部長羨慕得緊呢。
人們咬緊牙關拼博一生,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隨心所欲,穿梭自如嗎?
真羨慕秦淮啊。
李部長臨淵羨魚。
……
“對了,想請問問李部長一件事,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有許多藏文物的庫房,您能直接批准我進入嗎?”
秦淮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其實整個京城的燈紅柳綠對秦淮來說簡直一文不值。
最吸引他的莫過於館藏的文物了。
“嗯?”
李部長愣了愣,頗有些錯愕。
秦淮第一次對他用敬辭竟然是因為想看博物院的藏品!
可以可以,這很秦核舟……
李部長心中暗爽,秦核舟啊秦核舟,終於輪到你低聲下氣求我了啊。
不過,李部長神色突然黯淡了幾分。
好像……館內容許展出的作品,秦淮都可以隨意研究。
而深藏在庫房的文物,哪怕是他身為部長,也隨便開啟庫房給秦淮看。
首先那些文物異常珍貴,其次這些文物非常容易受損,加上保護技術存在缺陷。
故而在幾十年前就只能燻蒸乾淨,送進地下庫房封存。
這一送,就是四十年不能重見天日。
在技術完善前,李部長可不敢因為一點私心就把庫房開啟。
對文物的傷害太大了!
就像剛被開啟的古墓藏,裡面的陪葬品一遇到空氣就會脫落氧化,地下庫房中的文物雖然沒這麼嚴重,但遇上光線,噪音,溼氣,也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
於是李部長長長嘆息:
“秦淮啊,這件事情我也愛莫能助。
德國有一位研究地毯的專家,已經鍥而不捨的寫了二十三年的申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