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秦淮十分滿意,從木料的四個方向都能看到欣欣向榮的古槐樹。
秦淮沒辦法用一個場面描述南柯城,蟻黃王宮,靈龜山,檀蘿國,只能前後左右四幅圖,用意境連線起來。
這和樹化玉玉雕的藝術處理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雕刻完第一步,秦淮手指有些痠痛,索性放下雕刻刀讓手指休息片刻。
十分鐘後。
秦淮目光灼灼的拿起雕刻刀,開始新增在木料的最高處落刀,一刀一銼,一筆一線,一提一頓。
本已經死亡萬年的木料,在秦淮的刀下慢慢的枯木逢春、枝繁葉茂。
雖然樹葉不多,可卻有成千上百片樹葉的氣勢。
這種藝術效果,得益於紫金山上老先生的教導。
老先生曾說,雕刻是展示靜態的美,但世間每一片葉都有其所在的位置和生長姿態,如果能掌握每一片樹葉的獨特性,就能化靜態為動態。
故而秦淮花了五天看遍了整座紫金山上的樹葉,終於達成了‘搜盡奇峰打草稿’成就!
在秦淮刀下,樹葉的獨特美緩緩綻放,神韻噴湧而出。
不是栩栩如生。
而是形神兼備!
這一幕看得商雅目瞪口呆。她放下手中的書,撐著潔白的下巴,目不轉睛的欣賞秦淮創作木雕。
還是秦淮小哥哥好看。
比楚辭漢賦、唐詩宋詞都好看。
畢竟是靈魂都散發著香味的男人!
嗯。
秦淮小哥哥的靈魂確實散發著香味。
不過,商雅在一旁開心的自我攻略,秦淮卻是目不斜視,彷彿與商雅隔了一個次元。
‘真專注呢。’
商雅觀察到秦淮瞳孔中倒印的竟然只有一塊木料,遂屏住呼吸,不敢打攪秦淮。
……
……
秦淮的神態愈來愈認真,走刀亦越來越瀟灑。
儘管千年前那棵古槐樹一定有上萬片樹葉。
可在秦淮瀟灑的刀下,只有寥寥幾十片葉。
不過樹葉雖少,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繁華卻躍然眼前。
——其實這就是古人一直推崇的骨法雕刻。
所謂骨法雕刻,就是唐田園詩人王維的總結:
‘馭刀如筆,肇自然之性,誠造化之功。
以咫尺景物,寫千里氣勢。
東南西北,宛爾目前,春夏秋冬,生於刀下。’
秦淮的作品便能‘以咫尺景物,寫千里氣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秦淮的作品,雕刻進了骨頭與神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