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行,從草,下象其根。
木,五行,木之為言觸也。
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
秦淮目光落在手中木料上,低聲唸叨著《說文》中的隻言片語,虔誠得好像遠古的祭祀儀式。
秦淮在改變創作思路。
因為木料和玉料的品德截然不同,玉石溫潤,性冰涼。
而木有生命,有溫度,它會腐爛,它能被燒燬。
它是一個難以恆久的材料,迄今保留得最久的木雕作品,則是藏在地底兩千年戰國鎮墓獸,不過那件國寶一拿出來就氧化了一半,這是鎮墓獸的珍貴處。
記得三毛曾經說過,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流逝。
木料亦如是。
秦淮要逐漸適應這種必然流逝美,方能閒庭信步的創作木雕。
故而秦淮觀察得十分認真,似乎將靈魂都融入了木料中,隨著木料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悲,看冬雪不嘆……
秦淮感覺有許許多多生命在肌膚上緣行、啃咬、繁衍、蟬蛻、死亡、分解……
慢慢的,秦淮漸漸進入狀態,熟悉的畫風上線。
書房內好像有清風拂面,書頁被翻得嘩啦啦的響。
秦淮從思考狀態驚醒,把崖柏全部取下來,塞進木櫃中。
“暫時不想看到這些木料。”
他嘟囔著,因為崖柏的年輪實在太緊密,除了伏羲女媧,秦淮竟無法施展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倒是牆角一塊體格頗大的金絲楠陰沉木,讓秦淮心臟一動,多看了兩眼。
“嗯。這塊木料……”
秦淮用力抱起沉重的木料,緩緩放到雕刻桌上,饒有興致的打量著。
金絲楠陰沉木,別稱烏木,多出於蜀川。
幾千年前,蜀川地域發生地震、洪水、泥石流會將地上植物、生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
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細菌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便會形成‘炭化木’。
也即烏木,而無數烏木中,最珍貴的便是金絲楠陰沉木。
一般呢,好的金絲楠陰沉木都會被用來製造茶臺,桌面。
但秦淮買的金絲楠陰沉木,奇形怪狀的,扭扭曲曲,外表飽經滄桑,全是糟粕,既有蟲洞,也有瘤疤。
這種料是難成大器的,故而一般木雕工匠都懶得多看它一眼,
不過,秦淮一向喜歡挑戰不可能,喜歡享受化腐朽為神奇的快感,故而便順手買下了這塊木料。
秦淮目光清亮,修長的手指在木料表皮摩挲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