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省博物院。
秦淮站在廣場前,遠遠看到一棟江南式的古典宮殿。
十二根中國紅頂樑柱十分醒目。
宮殿正中心,掛著天藍色的牌匾,上書:金陵博物院。
建築風格類似古代的王府,不過是充滿江南水鄉風格的王府,框架文縐縐的,頗為秀氣。
秦淮對博物院並不陌生,他來過很多次了,閉著眼睛都能走到核雕館。
於是秦淮腳步輕快了幾分,拉著秦淮往核雕館走。
商雅唇角勾起一閃而逝的壞笑,咳嗽了兩聲,便夫唱婦隨的的跟在秦淮身後,全程一聲不吭。
十分鐘後,兩人並肩站在非遺館的核雕展區前。
核雕展區只有三四十位遊客,可以說是‘經營’慘淡了。
不應該如此才對,拿臺北故宮來說,一枚清代核舟便是明星級別的展品,被稱為鎮館之寶。
秦淮的核舟雕刻,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博物院也在大肆宣傳,展區內怎麼沒有遊客?
難道遊客們都看膩了?
不會,博物院每天接待近八萬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不回看膩的。
帶著疑問,秦淮在展區內轉了一圈,他發現了根本原因——原來展區內根本沒有展出核舟和另一套核雕作品。
商雅站在一旁,靜看秦淮滿臉困惑不知所措,過了片刻方才狡黠的一笑,將紅唇貼到秦淮耳邊:
“是不是始料未及?其實是博物院調整了。院方決定將你的作品移走。”
“移走?”
秦淮眉梢輕挑。
核雕館空缺展位有幾十處,要移走幹嘛呢?
而且,移到哪裡去了?
除了非遺館,似乎也沒地方放置……
金陵博物院主要有六個館,分別是非遺館,歷史館,民國館,特展館,藝術館,數字館。
首先,歷史館和民國館跟秦淮無緣。
特展館呢,主要用於臨時展覽活動,旨在促進國內不同地域的外文化交流。
剩下的就只有藝術館了。
藝術館是什麼地方?
就是用來陳放古代書法、繪畫、雕塑等高階藝術品的特別場館。
如竹林七賢的石刻,戰國時期的木雕鎮墓獸,這種禁止出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才能在裡面放置。
同時,裡面也設定有名人藝術館。
比較著名的是國畫大家傅抱石,工筆畫大家陳之佛,油畫大師蘇天賜,三位都是繪畫界的扛鼎者。
“難道院方將我的作品放到藝術館去了?”
秦淮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