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商雅還是忍著不憤點開了話題,話題主體是一則影片。
影片封面是一位日本老頭兒匍匐在紅木工作桌上雕刻核料。
“這不是上次……什麼時候遇見的那位東瀛核雕師?”
秦淮呵笑了一聲,他印象不深刻了,儘管頗有些眼熟,然而卻想不起對方名字。
“是安彥光輝,一位狼子野心的東瀛核雕師,跑來學習核雕,結果學完之後,轉眼就發這樣具有煽動性的影片來混淆視聽。上次就是妄圖爭奪核雕第一人的名號,結果被你的核舟打臉了。”
商雅仍舊義憤填膺,作為一位鑽研核雕技藝的核雕藝術家,麻煩恪守‘作品如做人’這種最基本的品德好麼?
取一個這種標題,是在變相的侮辱秦淮。
你自詡發揚光大了中華的核雕,那秦淮算什麼?
“先看看唄,看看這位東瀛核雕師,究竟有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技藝,當得起發揚光大四個沉甸甸的字。”
在這一行,只能靠作品說話,哪怕你吹得天花亂墜,但拿不出真正有含金量的作品,也是百搭,過度自吹自擂,只會貽笑大方。
故而這搶眼的標題對秦淮而言完全不存在殺傷力,只是吸引了他的注意而已。
影片開始播放了。
講得就是安彥光輝的一些核雕畫面,然後擺出幾件作品。最主要的是一件仿秦淮的核舟,核舟的光影該如何處理,在核雕界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了,只要技藝好一點的名師,都能仿出七層意境。
安彥光輝大概仿出了八層,有點意思,但看過秦淮那枚核舟的都應該知道,這件作品可以說是異常粗糙了,整體而言,缺少秦淮的縹緲仙氣,與一種豪放灑脫的心境。
秦淮的核舟,彷彿跟隨蘇東坡一起泛舟遊赤壁,是站在蘇東坡的視角。
而安彥光輝,則是站在船伕的視角……
但就是這樣一則影片,引來了一大批愛國網友。
[做得真棒,這就是我幻想中的核舟。]
[想到赤壁賦中的詩句: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當初在課文中學到這件核雕,驚為天人。可是我們為什麼雕刻不出來?要被東瀛人發揚光大?!]
[唉,老祖宗的東西都丟光了!我感到深深的悲哀!]
[核舟是秦淮的原創,這個東瀛人只是盜版!]
[秦淮?我百度了,根本沒這號人。瞎扯也請帶上智商。]
[同百度過,連名字都沒有,是哪個山裡的核雕師?]
[別人比我們優秀就該認,別不服氣。]
“不看了!”
商雅立刻退出影片。惱怒使她減數分裂,結果小姐姐仰起頭髮現秦淮竟然還在微笑,更加鬱悶了。
你女朋友都快氣炸了,你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這些評論可真有意思哈。”
秦淮寵辱不驚,笑容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