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對比秦淮和閻老哥,你們會發現,秦淮和閻老哥有不少相似之處。眉宇,氣質,莫不相似。”
須老先生忽的說道。
聞言,眾人真的仔細端詳起了秦淮和閻老先生,然後露出須老先生‘所言不假’的神情。
“哈哈,所以我第一眼看到秦淮,就像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莫名歡喜……”
閻老先生對秦淮很是讚賞,臉上皺紋舒展,一派和藹。
從秦淮第一件作品千鯉出世,再到核舟,再到現在捧得金獎歸,也不過幾個月而已。
他幾乎是看著秦淮一步一個腳印進步的。
在很早前,他就有意給秦淮鋪路,如果秦淮要進入體制,就讓齊輔秦與秦淮互相關照。
起碼在金陵省,秦淮暫時不用擔心太多事情。
誰知秦淮根本不往體制裡面湊,心裡似乎只有兩件事:
其一,待在家裡研究。
其二,出來買材料或者拍賣作品。
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到秦淮還有什麼活動,喝茶,聚會,都很少。
聽說最近還多了一件事:去博物院——然而也不是什麼休閒娛樂,而是研究玉器。
這只是他所能聽到的訊息,誰知道秦淮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努力呢?
有秦淮這樣的年輕人入行,閻老先生愈加寬心。
繼續聊了一陣,閻老先生、須老先生趙老爺子都準備走了。
走之前,他們故意把秦淮等一眾‘晚輩’留在會展中心,一臉的輕鬆愜意,兩袖清風:
“現在輪到你們這些年輕人來送我們啦。”
秦淮頗為慨嘆,這或許也是一種傳承罷?
於是他便待在原地,莊嚴的目送幾位老先生們離開。
……
“你真的只有二十二歲?”
林迢、陸斟幾位稍慢閻老先生和須老先生一步。
他們皆是詫異的望著秦淮——秦淮光看面相確實是二十來歲,可人不可貌相啊。
二十多歲達到如此成就,細思極恐!
相反,五十五歲是最容易獲得認可一種說法。
“如假包換的二十二歲。”
秦淮不得不耐心解釋,但見幾位一臉不怎麼相信的表情,秦淮情不自禁搖了搖頭,果然還是五十五歲的‘秦老先生’更容易讓人接受啊。
“抱歉,我無意驚嚇你們。”
秦淮望著幾位,歉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