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丸?”
商雅疑惑道,她沒見識過這類東西。
“嗯,一種從香樟樹裡提取的香丸,可以讓你聞個夠。”
“真的假的,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日漸稀少了而已,蚊香不也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了麼?”
見商雅將信將疑,已經處在深信不疑的邊緣,秦淮唇角一勾,偶爾騙一騙懵懂的小姐姐還是有點意思的。
“我再做一些桌椅。”
秦淮鑽進小車間,繼續忙碌。
很快,一張風格簡約的仿明式太師椅落成。
為什麼要仿明式?
因為唐、宋時代的椅,靠背平直,沒有曲線。清代椅的靠背也垂直於座面。
而明代匠師則不同,他們根據人體特點,將靠背設計成與脊柱相適應的曲線和背傾角,人坐其上,後背和靠背有較大接觸面,使韌帶和肌肉得到充分休息,從而產生舒適的感覺。
椅子座面多采用上藤下棕的雙層屜做法,有彈性,坐時略有下沉,重量集中於坐骨骨節,形成良好的壓力分佈狀況,久坐不疲。
其次,凡是與人體接觸的部位,杆件、構件、線角、銅什件等,都做得含蓄、圓潤,望之賞心悅目,坐時舒展輕快。
無論是大件床櫃,還是小件杌凳,其線條都簡潔挺勁、圓潤流暢有餘,絕無矯揉造作、呆滯死澀之弊。
把這張實木木椅,放在院中路面,用木刨最後加工,細紗紙擦一遍,再塗上天然木蠟油。
整張太師椅,便顯得光潔乾淨,深韻內斂有氣派了。
“年輕人,你這木凳造得很不賴嘛!”
院外,兩個滿頭白髮的老人顫顫巍巍站在門口,目光落在新造的太師椅上,嘖嘖稱奇。
他們在外面散步,聽到這裡有細響,便來瞅一瞅,不想在大門敞開的內院裡,竟然一眼喜歡上了那張太師椅。
這張太師椅,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鬆弛有度,靠背曲線看得人賞心悅目,生出一種想要舒適愜意的靠在上面,手裡端一盅茶水,在暖陽下聽著崑曲,頤養天年的衝動。
“年輕人,這椅子賣不賣?出個價唄。”
兩位老人走進來,詢問道。
“抱歉,不賣的。”
秦淮禮貌的拒絕。
“雖然你這套不賣,那我們能在你這定製一套傢俱嗎?”
另一位老人嘿嘿一笑,人老成精的找到了秦淮話裡的漏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抱歉,也不接受預定,起碼暫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