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年打腹稿!牛人啊。
沉吟了好長一段時間,秦淮才打好腹稿。
睜開眼睛,秦淮看到了這塊美玉,玉面的鮮豔紅色,彷彿在燃燒跳動。
“聽說須老先生的祖籍是荊楚?”
“對。”
“那我明白了。”
秦淮頷首,捉緊刀,果斷落下,線條錯綜縱橫,在鮮亮的玉皮上划動,一根根線條拉出,絲毫沒有阻滯。
秦淮的雕刻姿態極優雅,充滿了美感,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看得林櫟瞠目結舌。
這位秦核舟的畫風,和我們不一樣啊,好像在發光。
這叫底蘊。
秦淮曾經在磨製刻玉刀的時候,就在深思,該如何對待一塊美玉?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所以那個時候,秦淮閱讀了不少古籍。
也觀摩了數以千計的玉器。
有些玉,是五百年前的飾樽。
有些玉,是一千年前的劍墜。
有些玉,是兩千年前的龜卜。
有些玉,是七千年前的禮器。
玉在最遠古,是當做祭拜天地的禮器。
若想回歸藝術的最原始形勢,就應該飽含一種膜拜天地的敬畏感與儀式感。
畢竟秦淮這次要雕刻的,是一種圖騰。
線條在彤紅的玉皮外延穿梭,雖然優美柔滑,但……超出了一般玉雕的常理。
老先生們面面相覷。
“他在雕什麼,有這種雕刻法嗎?”
宴會廳其它人竊竊私語,面帶疑惑,因為他們完全看不懂,索性帶著一副看好戲的姿態。
“表現得超出常理,不是沽名釣譽,就是有真才實學。坐看最後是什麼情況……”
“坐看。如果是沽名釣譽,那就有樂子了。”
一群看客唯恐天下不亂。
ps:還一章欠債~
喜歡技藝天王請大家收藏:()技藝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