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玉料和石料結合在一起的廢料而已。不值一提。”
提及這塊料,店老闆面露不屑,語氣平淡。
見秦淮饒有興致,店老闆便直接把書桌抬起了一點,讓秦淮將墊腳玉拔出來。
反正是一塊早晚得更換的廢料。
沒有多大的價值。
而且,最近店老闆在聯絡木匠,這塊玉料,便可有可無了。
“咚。”
秦淮將墊腳玉取出,捧在手裡,小心翼翼的擦掉玉料上的灰。
這塊玉僅拳頭大小,屬於片狀玉料,只有三厘米厚,一面被切開過,較為平整,能看到玉。
雖然能看到玉,但不代表她價值就高,因為玉里包裹著白色的斑點。
玉雕界把玉內的斑斑點點叫做絮,又稱棉。
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說得便是這種玉料。
這還不算,玉面的左下有一條貫穿天地的墨綠色玉痕,玉面中間靠下,也是兩團墨綠。
對於玉料來說,純淨是一種重要到極點的品質。
《禮記》玉藻曰:‘黃如蒸慄,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
這一份審美標準,跨越千年而未更迭。
只有真正的純淨,才算頂尖的美玉,如羊脂白玉。
反觀秦淮手裡這塊,多色駁雜,已經不能用劣等來形容了。
應該用廢,廢物的廢。
秦淮把玉料舉起,放在明亮的燈光下,玉料泛著不純粹的玉質光芒。
白色的小斑點星羅棋佈,如鋪了一層雜亂無章的柳絮。
醜玉。
這就是傳說中的醜玉,而且醜到一定境界了,沒有任何美感而言!
甚至有點辣眼睛。
但凡一位懂點玉料的人,都能看明白這塊玉的價值,估計外行人都能鑑別出來……
如小玉直播間不少觀眾,也在刷這塊玉是廢料、估計兩三千塊錢都不會有人買、連車珠子都賣不掉之類的彈幕。
[太醜了,以小哥哥的技藝,審美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塊玉也是廢了,我從未見過如此醜陋不堪的玉。]
[媽耶,玉料圈五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