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其妙處正在於‘品’。
品茗,時常發生在湖心亭看雪時,或招待多日不見的故友時,一壺熱茶只是錦上添花,珍惜良辰美景,攀談趣事,共同參禪,感悟天地,才是重中之重。
又怎麼能在程式上浪費時間呢?
所以中華家無論是茶藝、茶藝、還是插花,都只是放浪形骸、隨性有趣的陪襯。”
須裴看出了李百尺的疑惑,出聲解釋道,真正的喝茶,喝的禪意,不是儀式感。
“請品茶。”
須裴做出一個手勢,眾人端起茶,先仔細端詳欣賞,眼中有光芒。
再聞其香,肺內沁幽香。
最後小啜一口,茶香繞齒,留香醇遠。
“如何?”
須裴眼露期待,品茗嘛,主人的樂趣之一就是聽飲茶客的‘吹捧’。
尤其是三位搞藝術的大家,說出來的話,不說禪音灌耳,但一定有趣,令人心生歡喜。
“唉,又要絞盡腦汁誇了。”
李百尺絲毫不掩飾臉上的悲涼,夸人是門技術活,但吃人嘴短,又不得不誇。
閻老先生感同身受的哈哈大笑:“我當年時不時要去官員家喝一兩杯,有些官員,不會喝茶硬要附庸風雅。
我不得不想盡辦法誇,後來我總結了一段套話。
每逢喝茶,就用套話夸人,譬如某官員請我喝茶,我會說:‘此茶湯色澄紅如玉,氣味幽香如蘭,口感飽滿純正,圓潤如詩,輕啜一口,頓覺回味甘醇,齒頰留芳,如夢似幻,仿入天上人間,真乃茶中極品!’
若是綠茶,稍微改一改又能用。這一段話,我用了三十年,偶爾換一下詞語順序,讓人看不出重複。哈哈哈哈……”
閻老先生一口喝掉盞中茶湯,又自顧自的斟滿一杯,忍不住笑開了。
那時他的崢嶸歲月啊!
六六六六。
果然是人老成精。
神套路。
李百尺和秦淮都默默的記住了這一段經驗之談。
這是最騷的操作,閻老先生的套路話,乍一聽,哇,牛批啊,頭頭是道,高人點評。
其實仔細想想,放到哪一種茶都可以用,純粹是敷衍人的萬金油評論。
“閻老先生不能這樣拆臺的。”
須裴苦笑,以後秦淮和李百尺都學壞了,就得缺少一大樂趣。
“沒事,我就傳給秦淮小友和老李小弟。免得他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