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前進的動力。
沈聰深刻認知到這一點。
……
大角星的行星數量,遠超沈聰的預料,從一個天文單位距離開始,到三百個天文單位外,排列著超過四十多顆大大小小的行星。
其中狂暴碎星者的遺澤,降落在第十三顆行星上。
這顆行星暫時以大角十三代稱。
大角十三位於36個天文單位之外的軌道上,這個距離大致相當於太陽系的冥王星軌道。是一顆有著濃厚大氣層的固態岩石星球,大小有十個地球那麼大,整體呈現黃褐色,可以看到大氣層正在不斷被恆星風吹散。
“以這樣的流失速度,要不了幾千年,大角十三的大氣層就得流失乾淨了。”
也就是說,不加以改變的話,大角十三孕育的生命,頂多還可以繁衍幾千年,然後就得滅絕。
裸露在恆星風的吹拂下,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如果大角十三的文明高度發達,說不定有辦法避免大氣層流失的危害……又或者,這裡已經被金屬文明代替,以金屬文明的高強度身軀,完全可以抗衡恆星風。不過大角十三並沒有衛星,第二種可能性更好一些。”
一個星球連衛星都沒有造出來,顯然科技不會多發達。
幾天之後。
沈聰進入大角十三的同步軌道,
開始繞著大角十三進行轉動。這一轉動,許許多多此前沒料到的資訊,迅速回饋過來。
大角十三也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鮮明立體的形象。
“土地沙化、河海乾涸、火山頻發、地震不斷。整個大角十三在被大角星加熱,破壞了原本的星球生態體系。”
“大氣層很厚,透過大氣層,可以在地表看到大角十三的生物活動跡象……這是一種類人形生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畫面迅速放大。
解析度已經達到厘米級別。
沈聰可以很明顯看到,潛伏在山洞中的外星人部落附近,幾名似乎是獵人的外星人,穿著厚重的外骨骼裝置一樣的裝甲,扛著幾隻怪異的生物,向部落趕回去。看上去很落後,衣不蔽體,但外骨骼裝置卻盡顯高科技質感。
“這是一個發達文明!”
沈聰迅速做出了判斷。
僅僅從外骨骼裝置的機械結構上面,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這套外骨骼裝置,從力學層面來判斷,十分完美,地球的科技水平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發展機械文明的赤球,智慧蟲的機械水平同樣要落後很多。
外星人很快進了部落中,消失不見。
沈聰繼續尋找下一個外星人,不多時間掃過整個大角十三的地表。發現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外星人蹤跡,僅有少量的沙地生物在活動。而外星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地表之下,很少來到地表之上。
“真的很像地球人類,除了一些體表特徵的差異,整體風格幾乎是一致的。難道大角十三的演化過程,和地球相仿,在沒有發生災難之前,生活環境也與地球差不多?否則怎麼會有如此相似的物種出現?”
相比較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