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九天之上的神鳥打賞的一萬起點幣!
——————
做出決定後,沈聰當即變形為阻力最小的水滴形狀,尾翼噴射粒子流,向黑漆漆的暴風眼中心地帶衝去。
暴風直徑無法計算,暴風眼的垂直高度同樣無法計算,因為沒有固定的參照系。
相對於暴風兇殘恐怖的漩渦氣團,暴風眼格外寧靜,雖然光線不是很清晰,但沈聰現在已經不需要用肉眼觀測光線,全憑活性波感知。矮星級的宇宙火種,所具備的感知能力,洞察一切。
俯衝,墜落,向天苑四b更深層次深入。
風暴眼相當空曠,氣體稀薄,毫無阻滯力。不多時,沈聰感受到溫度不僅沒有升高,反而越來越降低,很快就降到零下一百多度,比近太空的表層還要寒冷。這裡不僅僅有液氫混合物,還有液氮聚集。
大團大團的水滴,在不停重組、分裂、再聚合。
一旦水滴覆蓋到沈聰身體的表面,便能感受到徹骨的寒意,彷彿連神火系統的傳輸效率都被冰凍影響,大大降低。
好在火種迸發出無盡的能量,讓他依然從容自如。
越來越深入,這裡已經沒有光線。
天苑四的光線無法穿破頭頂的氣體層,照射到這裡,所以這裡是黑黢黢的,近乎於絕對漆黑的黑色。不過在活性波感知中,這裡卻充滿了豔麗的“色彩”,那是一種特殊的色彩反饋。
早在沈聰生活於地球上的時候,天眼雷達只能分辨出黑白兩種顏色。
他一直期待,能夠將其它顏色也感知出來。
但事實上這不可能,因為天眼雷達只是活性波的一種應用形式,活性波與光是兩種不同物事,物理規則大不一樣。光依靠反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才能在眼球中產生不同顏色的神經感覺。
活性波並不適應這一套原理。
不過隨著活性波感知越來越強大,感知能力越來越敏銳,沈聰就自己制訂了一套反饋方案。
賦予不同反饋結果,不同的色彩渲染。
這樣就能達到用肉眼看世界一樣的效果,並且大部分物質的反饋結果,都是參照光線反射的結果。
也就是說,大部分活性波感知到的彩色世界,只是擬態光線下的世界。
眾所周知,物體是沒有顏色的,有顏色的只是不同波長所反射的光線。在夜晚的時候,世界只有一種顏色——無盡的黑暗。
代入到這裡的情況,風暴眼之下的天苑四b深層世界,一樣是黑漆漆的黑色。
只是沈聰模擬光線反射,賦予色彩塗裝而已。
“液氫混合物是淡淡的藍色,純淨的液氫無色無味,這個藍色大概是雜質;液氮也是無色的物質,但混合上雜質,表現出來的卻是淡黃色。這一層深度,處處都是淡黃色、淡藍色,單調乏味。”
沈聰感覺到這裡的壓強,比地球上馬裡亞納海溝的壓強還要大。
地球上的標準大氣壓,約為101.325kpa,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壓強,約為標準大氣壓的一千三百倍,約為1.4億帕。
也只有在這麼強大的壓強,以及如此低溫的條件下,氫氣、氮氣才會轉化為液體。
而伴隨著沈聰不斷越過淡藍色、淡黃色氫氮混合物,溫度保持不變,壓強卻在持續增強,1.5億帕、1.7億帕、1.9億帕、2.2億帕……直到2.5億帕。
這個時候,液態的混合物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茫茫一片的藍、白、黃三色冰原,坑坑窪窪的冰原形成類似大陸一樣的結構,而且部分冰塊還是懸浮在冰層之上,隨著風向搖擺、飄逸、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