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閃爍著紅彤彤的光澤,天眼雷達活性波迅速深入探測,很快一副立體的三維畫面,出現在沈聰的腦海中。
通道彎彎曲曲,大概深入地下五百多米,然後豁然撞入厚重的岩漿之中。
“果然連通地下的岩漿。”沈聰沒有立刻向地下岩漿探測,他準備多定位幾次,確保每一根岩石柱下,都有通道連通地下岩漿。
岩石柱層出不窮。
噴射岩漿如同一張大網,不斷射向沈聰所在區域,高溫岩漿混合著空氣中的硫磺毒氣,將環境弄得烏煙瘴氣。
好在一切都無法損害到沈聰。
他用超八結金做出一個大口袋,不斷將黃色光球噴射出的岩漿物質,裝在一起。這些岩漿物質混合在一起後,很快活性波就融合到一起,不分彼此。
“沒有明顯界限,這些岩漿物質很可能本就是一個生命個體分裂的‘細胞’。我先等一等,看一看這些岩漿物質會不會凝固。”
揹著一口袋岩漿物質。
沈聰繼續挖掘通道。
幾個小時後,地表已經被他挖出坑坑窪窪的諸多大坑,每個大坑底部,都有明亮的通道。甚至有些通道直接就湧出岩漿物質,但因為地表的琉璃質土層被挖開,這些岩漿物質無法長成岩石柱。
只能在大坑底部盪漾。
夜晚很快過去,沈聰沒有絲毫疲勞,依然機械般重複作業。口袋中的岩漿物質無法滲入地下後,終於開始緩緩流失活性,在失去溫度加熱後,漸漸凝固成堅固的石塊。
當石塊成型,沈聰可以感受到,稀稀拉拉的火種粒,在其中禁錮。
他順手就將這些火種粒汲取出來,融入自己的身體中,消化、吞噬,成為行星級宇宙火種的燃料。
按照《天照經》記錄,火種的修煉,就是火種粒補充、完善的過程。
火種粒以擬態恆星的方式,不斷將火種向恆星結構靠攏。
能量、物質。
結構、反應。
宇宙火種就是微觀的恆星天體。
恆星演化需要以億為單位的年限,火種的進化,同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宇宙中自然生成的火種粒非常稀少,大多數都位於黑洞、恆星等高能量天體之中,難以取得。如果沒有恆星級宇宙火種的遺澤,沈聰想要從行星級進化到矮星級,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時間去小心採集火種粒。
很可能還沒采集足夠,壽命就已經終結。
而現在,一個星球數量的遺澤,就這樣展現在他的面前,任由索取。他所要做的,就是排除星球土著演化的金屬生命干擾,安靜抽取這裡的所有遺澤。
“雖然不知道岩漿物質到底是不是未能孕育為火種之靈的失敗生命,但至少可以確定,這一片岩石柱的生命物質,都是出自地下岩漿。我只需要在地下岩漿中,建造火種粒催化器和採集器,就能源源不斷汲取火種粒。”
火種粒採集器,是一種高科技技術產物。
原理就是利用場化金屬的輻射場效應,從而吸收火種能量,聚斂為火種粒。
要把一個星球的所有資源搜刮乾淨,這是不小的工程量,好在幻影之翼早就將一切手段準備充分。
這隻外星球的蟲子,畢竟有著幾千年的進化經驗,又跟隨恆星級宇宙火種廝混過很長時間,手中技術很多。
火種粒採集器是針對逸散出去的火種能量。
火種粒催化器則是針對分散的火種粒,火種粒進入一個一個個體之中,難以直接提取,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催化器。
催化器可以發射高能震盪波,將活化金屬催化為活性,將火種粒催化為火種能量。
採集器與催化器相配合,一切逸散的火種物質,都將無處躲藏,被迅速回收。沒有這樣的裝備,根本談不上什麼搜刮星球的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