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腳車改裝的三車,因為停留在核級無法提升,估計也會在最後時刻被捨棄。
如此一來,除了粒子級的金剛號本身,就只有一個捉摸不定的合作伙伴——太空道哥,和它粒子級救生艙拿來改造的一車。
兩臺粒子級載具,根本無法改造成太空堡壘。
沈聰揉了揉自己的額頭:“或許太空堡壘計劃並不需要要求太苛刻,人類用脆弱的普通金屬,都能建造宇宙中飛行的探測器,我用核級載具組建的太空堡壘,強度幾乎可以撞碎小行星,反正都是外圍的模組元件,沒必要太執著過分強大。”
順手在白紙上畫出一副簡單的草圖。
上面金剛號和一車居於核心部位,並且可以分化出變形金剛戰鬥,周圍是核級載具,外圍是究極載具。
太空堡壘要造多大,目前尚未明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妨礙沈聰對太空堡壘的設想,要體型大、要動力強、要能源充足、要物資豐富、要娛樂設施齊全、要安保級別超高、要通訊能力強大。
最關鍵的是,航行宇宙真空,需要研究透徹如何推進。
在舊世界的科學設想中,傳統的推進方式包括——化學燃料、核動力、正反物質湮滅、光壓推進、曲率引擎。
化學燃料僅限於地球到月球這樣的短途星際旅行。
核動力潛力巨大,可以飛出距離地球大約五十萬億公里距離,當然,這到不了最近的一顆恆星;如果是要收集真空中的氫元素以產生核聚變,那麼需要巨大的捕捉器,畢竟氫元素太稀薄。
正反物質湮滅理論上可以獲得巨大的能量,只是很可惜,造價會很高。據說舊世界中生產一克反物質,需要六萬億美元,產生的效率只是核反應的33倍。
光壓推進是一個好辦法,建造巨大光帆,利用太陽風產生的微弱光壓推動飛船前進。幾乎不用攜帶任何燃料,並且後期可以達到10的光速。當然,光帆巨大,會遭受星際塵埃與小天體的威脅。
曲率引擎是個很科幻範的設想,透過對時空本身的改造來驅動飛船。《三體》中的曲率引擎是作為文明先程序度的里程碑。不過麼,目前而言,地球還是非常落後的文明,曲率引擎不現實。
其實舊世界的科學家也提出過非常規的推進方式——蟲洞、快子飛船、上帝的骰子。
沈聰費思量:“蟲洞不必贅述,就是那麼回事,理論很好懂,但是找不到蟲洞;快子是超過光速的粒子,把人和飛船轉化為快子,再轉化回來,速度非常快,缺點……容易四散逃逸,化為灰灰。”
“嗯,至於上帝的骰子,就是用手段將飛船轟成一團機率雲,這樣飛船理論上可以出現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缺點麼……可行性基本等於零,用大劉的話來說,要連中無數次百萬大獎。”
大劉就是劉慈欣,《三體》的作者,中國科幻作家代表人物。
沈聰很多關於星際旅行的知識,都是看他的作品,再去對照資料,一一記下來的。
“傳統的不好搞,非常規的純作死,剩下就是孤注一擲了。”沈聰將手中的白紙扔掉,重新拿出一張,寫寫畫畫,“可行方案一,流浪地球,大劉在《流浪地球》中已經詳細介紹過。可行方案二,我的太空堡壘計劃!”
一旦侵變堆開發成功,動力問題解決,太空堡壘建造起來,就能在宇宙推進。
這個時間跨度可能是非常漫長的,因為不知道侵變堆的動力系數,就不知道太空堡壘的飛行速度。
但只要機械師的壽命不終止,總有飛出遙遠距離,宇宙遨遊的可能。
“也有缺點,萬一壽命有盡頭,那就只能行使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白紙寫寫畫畫一張又一張。
忽然間,超雷波電臺響起。
沈聰接聽後,霎時間渾身一震。
“主席,侵變堆研究成功!”。
<!over>
喜歡重卡戰車在末世請大家收藏:()重卡戰車在末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