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大裂谷比之前的中國大裂谷要狹小,但是其中在遼寧營口位置,形成了一道狹長的海灣,在山東濰坊位置,也形成了一道狹長的海灣。可想而知,郯廬斷裂帶位於渤海下面的位置,也發生了裂谷。
天衡邯三點一線、新亳蚌三點一線,並未發生裂谷,但火懸河密集。
其它地區,也有少量的火懸河,只是並不多。
譬如沈聰從貴港行駛到梧州,除了鬱津灣火懸河之外,只觀察到兩條火懸河。
一條發生在平南縣的赤馬鄉、丹竹鎮位置,將西江攔腰斬斷,不得不繞道流水,這條火懸河沈聰起名為西丹馬火懸河;另一條在梧州的新地鎮、埌南鎮、塘步鎮一帶,沈聰為之起名新埌塘火懸河。
此外就是一些沒有形成火懸河的火山口,有些火山口其實不能說是口,面積很大,可以稱為火山湖。
火懸河、火山口、火山湖,在沈聰的界定之中,都是內部存在岩漿的活火山。
其實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凝固住的死火山,對於凝固住的死火山,沈聰跑過去觀察過,已經無法產生那種聚攏火種能量的效果。
不過凝固的火山岩,卻令沈聰若有所思:“這種石塊,裡面很多氣孔,而且結構多為斑狀。”
對於火山岩,沈聰有過研究。
斑狀結構就是礦物顆粒分為大小截然不同的兩群,大的稱為斑晶,小的稱為基質。
用手將一塊火山岩捏碎,沈聰細細感知兩種礦物顆粒:“基質似乎只是普通的礦物質,斑晶卻有些不同,像是一種金屬與岩石的混合物,裡面還蘊藏著細微的火種粒。看起來是火種能量伴隨著岩漿一起凝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凝固的斑晶,並不是火靈媒,因為裡面依然有大量的礦物質,而不是純金屬。
但這種斑晶卻讓沈聰找到一條似是而非的思路:“如果說,將斑晶的金屬與火種粒結構抽出來,是不是就會成為火靈媒?再想遠一些,火種之靈的身體組成,是不是就是從岩漿中採集?”
火種之靈源自地下深處,因為地震等特殊情況,產生裂縫,才會爬出地表為禍。
“會不會彗星火種在降臨的時候,將大量的‘種子’撒入大地,很可能這些‘種子’就是火種碎片。淺埋的火種碎片,沒有形成火種之靈的條件,只能形成綠洲。深埋的火種碎片,與侵入地表的岩漿合流,從而誕生火種之靈?”
岩漿侵入地表,但又未能噴發,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侵入岩。
侵入岩一般都會形成金屬礦物,足量的金屬,正好會被火種碎片侵蝕,從而形成活性。
“這些活性無法衝出深埋的地下,於是條件足夠時,就像這次大地震之前,活性凝結成水溶液……最終特殊的活性混合金屬以及火種碎片,形成了火種之靈?”沈聰如此腦補火種之靈的來歷。
他並沒有遵循什麼科學推斷,只是按照現有的蛛絲馬跡,採取腦補的套路來組合故事。
有可能將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扯到一塊,但也有可能扯出一個真相。
至於這一次是否扯出真相,還不得而知。
就在這時,道哥忽然叼著一枚超腦跑了過來:“沈聰,我弄到一個好東西,剛殺了只火種之靈,嘿嘿。”
喜歡重卡戰車在末世請大家收藏:()重卡戰車在末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