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聰駕駛大金剛在前頭越野,蝸牛旅行家在後面跟隨,車隊開到了昨晚的戰場處。
那株龍爪槐還佇立在原地,可以看到它的樹枝、葉片和花朵,都已經重新煥發生機,蘑菇箭和蘑菇炮在它身上,似乎並未留下什麼傷痕。
只有周圍倒塌的樹木、焚燒的土地,昭示著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戰。
沈聰就坐在駕駛室裡,感受龍爪槐散發的活性波,翻譯成龍爪槐蟬語言,大概是“吸收”、“成長”、“陽光快照射我”、“養分我需要”之類。
“龍爪槐的情緒,與我車上的機械藤蔓差不多,都是一種無意識的囈語形式。可惜了我這門龍爪槐蟬語言,學會了也沒什麼用處,根本無法用來交流。”
見龍爪槐一時半會不會移動,沈聰沒有多耽擱,繼續開車前進。
他計劃順著京滬高速公路往北走,走到青蘭高速與京滬高速交叉的地方,在那邊找個地方紮營。這樣就可以沿著兩條高速公路,快速機動,環伺西海公園聚居地,密切監視雙城共和國的蟲戰士。
一路上,除了劈山開路,沈聰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蝸牛旅行家交流。
學習蝸牛蟬語言為主。
瞭解蝸牛旅行家的目的為次。
進展並不順利。
他確確實實學到了很多蝸牛蟬語言,但是最想要學習的“為什麼”、“目的地”、“你在找什麼”、“是什麼吸引你”這樣的句子,還沒學到,似乎也很難學到。
儘管活性帶來進化,讓動物變異,神經系統和大腦開始發達,智商出乎意料之外快速提升。但動物始終只是動物,它們的思想還無法跟得上快速提升的智商,很難去思考與吃、喝、玩之外的事情。
這隻巨大的蝸牛就是如此,它的情緒大多關於吃了什麼、見到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再加上一個“你是誰”。而沒有“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為何存在”,“我為什麼是一隻蝸牛而不是別的什麼”。
總之,植物有了思想,是奇葩的沉浸在自我世界之中,不與外界做任何交流,嚴重自閉症;動物有了思想,只關心吃喝玩樂,狩獵和保護自己,像個學齡前的兒童。
依然只有人類,懂得思考、學習。
……
到達兩條高速交叉口處,沈聰示意蝸牛旅行家自己去東北方向的山林找金樹吃,他則仔細偵查附近情況,將幾窩有威脅的昆蟲金獸殺死,就在交叉口旁邊的孝義水庫邊上紮營。
紮營過後,沈聰並未開始偵查西海公園聚居地。
昨天才戰鬥過,此時阿泰和大師肯定會安排手下,密切注意周圍動靜。
“雙城共和國應該還有一百五十名蟲戰士,普通人四千多,是個小型的聚居地。如果沒有蘑菇武器,我正面都可以消滅。現在卻需要暗中獵殺,最重要的,我要找出可以防禦蘑菇武器的裝備。”
破解活性光波的秘密,成為當務之急。
一整天,沈聰都沉浸在仿生活性光波、並抵禦活性光波的試驗中,撿來的蘑菇箭和蘑菇炮,全部被他拆卸開,將孢子粉末投入實驗。
“第十三次爆炸實驗……實驗記錄如下……”在電腦上敲擊輸入資料,隨即又用筆在稿紙上寫寫畫畫。
將這些資料一一比對。
漸漸的,沈聰總結出了一個特殊的規律——孢子粉末有四個品種,尖、圓、長、扁,這四種孢子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製作不同規格的蘑菇武器。
他很難分開已經混合好的孢子粉末,只能透過實驗時爆炸的活性光波強度,來測算不同比例下的對比關係。
而這第十三次爆炸實驗的資料,恰好完成了比對工作的最後一個缺失變數。